第14部分 (第1/4页)

晋倾公大队人马消失在地平线才招呼人回宫。

但子朝的反叛之心一直未消,子朝知道此时反叛为时尚早,因为晋国还在看着呢。于是他耐心的等,这一等就是十二年。

等晋倾公去世后,他想:“既然晋倾公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晋定公也许不会再像悼公那样庇护这个无能的家伙了吧!”于是招呼近臣密谋再次作乱。

于是在敬王十六年时(前504),子朝与他的党羽再次作乱,发兵攻占敬王所控制的瑕、杏(今河南禹县北)两邑。敬王部署苦苦支撑,终于不敌,于公元前517年兵败奔滑(今河南偃师南)。晋定公听说敬王又一次被子朝欺辱,遂派知跞、赵鞅率军往援。晋国兵马一到,子朝大臣召简公见大势已去,遂投靠敬王,发兵逐子朝。子朝不敌,逃往楚国。晋国助敬王攻占巩地。

这次子朝又估计错了,晋定公也和他的父亲一样支持周敬王,道理很简单,这个周敬王懦弱无能,好控制——听话。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天子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天子得好挟持才行。你一个刺头谁敢挟持你?既然不能挟持你,保护你还有什么价值?

子朝的错就错在他太有能力。十七年(前503),晋定公又一次把敬王护送回周,登上了王位。

三十九年(前481),齐国田常杀了他们的国君简公。

四十一年(前479),楚灭掉了陈国。孔子在这一年去世。

四十二年(前478),周敬王逝世,儿子元王仁登位。元王八年(前469),逝世,儿子定王介登位。

定王十六年(前453),韩、赵、魏三家消灭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土地。

二十八年(前441),定王逝世,长子去疾登位,这就是哀王。

哀王登位三个月,他的弟弟叔袭杀了哀王,自己登上王位,这就是思王。思王登位五个月,他的小弟弟嵬(wéi,围)攻杀思王自立为王,这就是考王。这三个王都是定王的儿子。

考王十五年(前426),逝世,儿子威烈王午登位。

考王把他的弟弟封在黄河以南,这就是桓公,让他承续周公这个官位职事。桓公死后,儿子威公继任。威公死后,儿子惠公继任,把他的小儿子封在巩地以护卫周王,号为东周惠公。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九鼎震动。

这一年,周王命韩、魏、赵为诸侯。

自此后,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开始,魏、赵、韩、齐、楚、秦、燕这七个诸侯强国,连年征战,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斗争十分激烈。中华大地上展现了一出宏大、壮烈、瑰丽的画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诸侯称霸的认证人——越来越衰弱的周王室

诸侯称霸的认证人——越来越衰弱的周王室

周威烈王死后,他的儿子安王骄立。安王骄登基的这一年,有小毛贼杀了楚声王。安王登基后基本没干什么正事儿。在周王的位子上尸位素餐了二十六年后安王逝世,儿子烈王喜登位。

烈王二年(前374),周太史儋不在周朝安心做事,却跑到了秦国,(dān,有人说儋就是老子,也有说不是的。等于没说。)拜见秦献公说:“当初周和秦是合在一起的,后来分开了,分开五百年之后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后,将会有一位称霸统一天下的人出现。”

看来这个周太史儋已预言了秦国的称霸。此后,果然按照他的预言发展下去了。此人真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谁有知道,这不是一个伟大的马屁呢?

周烈王继承其先祖的遗志,啥也没干。在王位上呆了十年死了。

周烈王死后,他的弟弟扁登位,这就是显王。此时,周王室已衰弱不堪,已不复称霸天下的实力,只能看着谁崛起便去奉承谁,以取得片刻的苟安了。

显王见秦国在诸侯中最为强大,便祝贺秦献公,这个祝贺其实更像是现在的认证。

不要小瞧了这种认证,未经认证前虽然也很强大,但毕竟未取得证书,在自己在别人还不是非常令人信服。等证书颁发后便可以堂而皇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所以说周王在诸侯的眼里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它的作用就是他是唯一的、公正的证明谁才是诸侯中的霸主的超级中间人。

他到谁哪里谁就是当然的霸主了,谁还不欢迎他的光临?经周王显认证,秦献公称霸。五年后(前360),显王又送上了祭祀文王、武王的胙(zuò,作)肉。这可不是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