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他沉吟了良久,道:“也不是不可行……只是,和银楼整顿的时候一样,想来那些大户,一开始也是持观望态度的。”

我笑了,道:“那就也和银楼一样,重点放在小家小户身上。股东越小,控制起来越容易不是吗?等到芷若斋成了气候,还怕没有巨头吗? ”

他道:“股东……也罢,你的主意总是这样新鲜的。既然如此,第一步你打算怎么做?这芷若斋,可还没有到手。”

我眯起眼睛,道:“我还真没想好……”

“……”

几天之后,我的机会就来了。十八镇的世家观念很重,普通百姓很难与之争锋。唯有的出人头地之路,便是读书。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小贝连气跑三个老夫子之后,我冲他发了一顿火,心里却又萌生出一个新的计划。

我要用银楼的款项,投资建一个学堂。贫苦人家的读书人,上京赶考之前也不能只闭门读书,让家人养活。与其让他们去下田干体力活,不如让他们来做夫子。而一般人家的孩子,当然不可能去上好一点的私塾。说白了还是几家几户的力量有限,没有办法整治出一个好私塾,用好先生。如果由我来掏钱建学堂,规模大一些,门槛低一些,那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我并不指望靠这个赚钱,只要能维持收支平衡,就当是一件公益。

更何况,我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把银楼的钱花掉,那样,刘姨娘来找我要钱,我不给,也理直气壮。

而且,柳意钱庄有很多客户都是平头百姓,我既然要打他们的主意,当然不能像其他银楼一样,对他们采取漠视的态度。要凝聚这一股力量,办个学堂把他们的孩子集中起来,岂不是一个好途径?对于银楼客户家的孩子上学,还可以采取优待的政策,这无形中又是给银楼增加了新的血液。

初七那天,我正准备收拾着回安家本家去参加烟火节,小桃来报,刘姨娘到访。

我其实不太惊讶。她会这样闯到内院来,说明她的确是急了。于是我把东西交给玲珑和拂衣去收拾,出门见她。

在小厅子里各自落座,我让人给她奉茶。

刘姨娘显然没有心思等茶水,径自便道:“听说少奶奶要建学堂?”

我笑道:“是啊,我用的都是银楼的款项,就没想跟姨娘打招呼。能帮帮乡里乡亲的,也算是一件好事。”

刘姨娘颦眉道:“用银楼的款项?”

丫头送了茶上来,我伸出去要接的手一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坏了,我把芷若斋给忘了。这下款子已经拨出去了,一时半会儿恐怕抽不出身来搭配芷若斋。”

刘姨娘的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我低头喝茶,却从眼皮底下偷偷看她,心想,如果她身边有一坨大便,那这个颜色,说不定还要比她的脸鲜艳一点……

她坐在那儿玩了半天的变脸,最终面色不善地道:“建学堂是大事,少奶奶怎么能这么鲁莽呢。”

我一怔,然后委委屈屈地道:“我也知道,不跟姨娘打招呼,的确是不妥当。但是这消息已经放出去了,若是现在撤回来,岂不是让安家颜面扫地吗。商人最重信,让乡亲们心寒,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姨娘沉着脸道:“那少奶奶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办吧。”

我知道,如果是放在以前,她早就毫不客气地使出各种手段镇压我了。可是现在不行,现在她还有求于我。于是我做苦恼状,咬牙沉思了一会儿,道:“这件事,一时半会我也想不出来该怎么办……不如就等我从怀溪回来再说?”

刘姨娘的脸色一下更难看了。这种被动的情况,想来她是没有受过的。但是她又能有什么办法。不管到了什么年代,都是一样的,有钱的才是大佬。谁叫她当初不长眼,给我什么不好,偏给我一座银楼。

其实柳意钱庄也不是特别有钱,有的那么一点儿,也已经拨出来建学堂。剩下的库存,可都是乡亲们的存款。我可还没那个胆子,把乡亲们的钱拿出去做投资。刘姨娘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钱我已经拿出去了,她能拿我怎么办吧。最大的可能,就是把烂摊子丢给我。

而我就等着这一天。

送走了刘姨娘,我好费劲才没有让自己笑出来。这个时候我心里想的,却是安玉宁。

我想,他总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外面不回来。等他回来了,他就会知道,没有他的宠爱之名,我柳韵一样可以很好。即使天下人都看不起我,那又怎么样。我还不是一样可以在这样人吃人的地方,让自己吃饱穿暖,还没有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