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李香君笑道:“罚公子人在金陵却不识我李香君”,这话说的很有傲气,却不让人反感。

易寒苦笑一声,“确实该罚,只是既然罚我,你为何要喝”。

空杯落桌,“罚人者自罚一杯”,已是先干为敬,淡淡的看着易寒。

“姐姐,你饶了子寒哥哥吧”,醉波心疼易寒道。

易寒心中无奈,醉波这妮子到底是疼我还是在逼我,本来还有挽回的余地,若是不喝,可真是当众丢人了。

李香君笑道:“妹妹求情,姐姐自然会听,公子随意吧”。

易寒却不领她的情,开玩笑,要女人放过你,说出去,他易寒的面子往那搁,硬着头皮将酒喝完,酒一下肚就感觉有些晕眩,刚刚喝了一轮,现在又连饮三杯,还真的吃不消,这李香君果然是酒中豪杰,片刻间六杯入肚依然面不改色。

醉波连忙拿起手帕替易寒擦拭额头上的热汗,妙眸却跑了出去给易寒端来一杯茶水。

李明濛道:“易兄,要不我们回去吧”。

易寒摆手道:“哎,才刚高兴呢,怎么现在就会,我们来行酒令吧”,刚刚被李香君逼的如此难堪,不找回点颜面,岂肯罢休。

李明濛见易寒如此说,定是有些打算,道:“那我来想个酒令吧”。

李香君道:“既然要行酒令自然是公平一点”,香君便唤跟班的老妈进来,吩咐道:“你去将我书架之上的酒筹拿来”。

李明濛与易寒对视一笑,看来这李香君要玩真格的与男子争个输赢。

半响,老妈取来,众人见那是满满的一桶小筹,一根大筹。

李香君先抽出那大筹给众人看,筹上刻着“劝提壶”三个篆字,下注有两行楷书,内容是:“此筹用百鸟名,共百支,每支各有名目,筹上应行何令各有说明,不赘于此”。

众人传看一圈,李香君把酒筹摇了一摇,递给易寒,“易公子,你来抽上一支吧”。

易寒随意一抽,往小筹看去,刻着篆书“凤来仪”三字,两行旁注是:“用《西厢》曲文,凤字起句,第二句用曲牌名,第三句用《诗经》依首句押韵,韵不合者,罚酒一杯。

背面还有内容,“鸳鸯飞觞,用鸳鸯二字”。

众人轮番看了一遍,除了易寒,李明濛,李香君神色态若,余人皆一脸愁色。

青楼女子《西厢》倒也常看,这曲子更是熟悉,只是最后这《诗经》对她们却有点难了,还有就是这一句还要依首句押韵,对她们来说可真难的很。

醉波道:“好难哦,我恐怕应不出来,要不我不参加了吧”,其余几女也纷纷附和。

第二十章 秦淮风月(四)

这酒令就是要人多才有气氛,易寒笑道:“不如这样吧,我与李兄依照规则,你们几人这最后一句任何诗词均可,却要押韵,如何”。

几女闻言大喜,这就简单了许多。

易寒朝李香君看去,笑道:“这香君却要跟我们一般”。

妙眸问道:“为何”。

易寒哈哈笑道:“我们不能不识香君,香君却也不能让我们小瞧”。

李香君处之泰然,笑道:“自当如此”,眉头之间带着淡淡傲气。

易寒道:“那我就先来说一个,“凤飞翱翔,朝天子,于彼高冈”。

众人哗然道:“好”。

李明濛笑道:“易兄你再说鸳鸯二字”。

“只羡鸳鸯不羡仙”。

鸳鸯二字刚好数到李香君,也不知道易寒是有意还是无意。

李香君微微一笑自饮一杯,思考起来。

易寒催道:“快快说来,说不出来可要再罚一杯”。

痴珊瞥了易寒一样,怨道:“姐姐是女子,慢点也是没有关系”。

李香君微笑道:“我想到了,乞求得效鸾凤,剔银灯,甘与子同梦”。

易寒与李明濛错愕,这李香君怎么道出这些春宵艳事来,是她有意还是搜肠刮肚才想到这么一句。

妙眸嬉笑道:“姐姐,你看李公子与子寒哥哥开始想入非非了”。

易寒一言不发,待听她鸳鸯二字。

李香君吟唱道:“羡涟漪和鸳鸯齐戏”。

数了过去,却是又轮到易寒。

易寒默然不语,却是颇有深意的看着李香君。

醉波突然道:“这杯我来替子寒哥哥喝吧”。

李香君笑道:“醉波,你可要想好了,代替有例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