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部分 (第1/4页)

张伯忙点头道:“是是是,先生请随我来,见了老夫人,凡事好商量”。

走进宫徵堂,那张氏表现的比上次要热情了许多,起身亲自来迎,“易先生,快请坐,给先生奉上茶水”。

易寒坐下却先开口道:“既然老夫人请我进来,那我就有话要说,老夫人有没有打算赔偿他们?”

老夫人沉吟片刻应道:“有!赔偿安抚他们是目前的头等大事,可是府内账房空虚,所以迟迟无法给他们一个交代,留情回金陵筹集银两即rì返回,中行这会也四处筹集银两”。

易寒心中一惊,难道苏家这会真的空虚到如此地步,连赔偿的银两都没有,需要四处筹借,要知道这苏家可是大东国四大家族之一,说拿不出二十万两银子却让人不会相信,问道:“老夫人,怎么说苏家也是大东国四大家族之一,却怎么会连赔偿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呢?”

老夫人应道:“先生有所不知,苏家名为四大家族之一,而实际上却外强中干,财力与其他三家相比远远不如,加上老爷将产业一分为二交给中行和致远两人管理,中行所掌控的财力有限,这一场大火将所有的流动资金烧个jīng光,这会如何还拿的出这么一大笔银子来”。

易寒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一语之后诚恳道:“如夫人所说,赔偿安抚之事乃是头等大事,就算变卖些产业此事却要需要处理个圆满,仁义之名还在,rì后还可以东山再起,若是失了仁义之名,就算保留了产业,以后也难以立足了”。

张氏心中暗惊,如此说来这件事情还真得妥善处理,否则就算保留了产业,生意也会因此而rì渐衰落,这位易先生看事通透,却不是普通人,难怪楚留情如此身份的人都热切的引为知己,应道:“易先生说的极是,老妇人受教了”。

易寒淡道:“不敢!”

只听张氏话锋一转:“先生刚才在门口说是有人纵火,不知道先生知道些什么?”

易寒道:“此事我也没有个确切,是看那人鬼鬼祟祟,有意捣乱,于是大胆妄断背后有人指使,或许天灾所致,有人落井下石也有可能”,他当然不能将那夜无意间偷听到的事情说出来,一者事关唐氏名声,二者此刻外患不端,又起内乱,这事情就变得更加混乱。

张氏朗声道:“将那小人押到堂前来”。

一会之后只见下人匆匆来禀:“老夫人,那人死了”。

张氏大吃一惊,猛的站了起来,嘴中喃喃道:“死了”,陷入深思久久不语。

易寒倒是表现的镇定,过了一会张氏才回神问道:“易先生,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易寒淡道:“杀人灭口”。

张氏问道:“会不会这府内有内鬼?”

易寒淡道:“难说,这世上能人无数,有本事悄无声息的混入府内,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人杀了也有可能”。

张氏一言不发,那双布满青筋的手却紧紧的捉住扶手不知道是恨或是怒,张氏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道:“先生不如与我前去看一看那人的死因?”

易寒婉拒道:“易某不会验尸,夫人还是先给外面那些人一个确切的交代。”

张氏心中不悦,这易先生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友好,说道:“此事得等中行回来再做决定,若筹借不到银两,空口承诺岂不失信,我先去过去看一看,请先生在此耐心等候”,说着却离开宫徵堂。

易寒看着张氏的背影,这老妇人私心太重,与苏洛的磊落大度相比天壤之别,若是苏洛在此,依她的品xìng,自然以仁义为本,钱财为次,做起事来反而雷厉风行,却没有这么多顾虑不舍,这苏家难成气候啊,难怪这些年rì渐衰落。

却说这苏中行此刻忙着奔走于杭州城内各大户人家门庭,这些人家或是父亲的旧友,或者有生意上的往来,颇有交情。

可是苏家出事的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有些人干脆避而不见,下人说一句“老爷不在”,就将苏中行敷衍了,有些碍于面子上过不去,热情的接待了苏中行,一旦苏中行提起借钱之事,却说出一些周转不灵,惭愧帮不上忙的话来,无非就一个意思——借钱没有,当然有些人看在苏茂生的面子上,表示了一下意思,还有一些与苏中行确实交情不浅,大度解囊。

转了一天,整个杭州城所有认识的人,门庭都踏了一遍,却勉强筹借个二万两,与他保守估计五万两的一半还不够,他终于深刻体会到了“一朝落难,人情薄如纸”这句话。

苏洛远远的就看见苏中行无jīng打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