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羲�纬傻亩员裙怪�鹄吹摹W�氲谒母鲂〔宥巍袄酌�缟磷�布词牛�穸�赜滞鹱�璩�保��螅�谝焕终乱惨源禾斓闹魈馑嬷��崾��� !�

5。

唱片店老板所煮的咖啡味道虽然一般,但还不至于到一塌糊涂的地步。大约是因为所用的原料和器具不太专业的缘故,只是作为唱片店的附带业务,其水准还算中等偏上。

一台飞利浦牌的美式小咖啡磨,和一个电动磨豆机;以及煮咖啡用的各式器具,在木质柜台上排满了一片。戴黑框眼镜的唱片店老板,便时常在柜台里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悠闲地煮着咖啡。据他说初时用的是一台手摇磨豆机,但是因为磨制速度太慢而且容易损坏导致咖啡粉越磨越粗,最后不得不像现代工艺靠近,但是如此磨制出来的咖啡煮出的味道已大不如前了,总之这算得上是工业时代的一出小小的悲剧。

其实在唱片店里逡巡的客人,少有人在他这里花上五元大洋喝一杯咖啡。除非是特别熟悉的常客,旁人宁可跑去正宗的咖啡店去喝一百五十八一杯的现磨咖啡,而不愿在这里凑和。

我则是因为老板心有不安而附加赠送的原因,白送的咖啡自然是不喝白不喝。

多日以后,我的一些固有的观念在这家唱片店里得到了改善。首先这家专卖古旧物品的小店并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样生意冷清,每天的进项出乎意料的竟有千元之多,这里面当然包括卖咖啡的一些计划外收入。而是现代人中与众不同的人其实为数不少,怀旧是他们这些人的共同之处,但单单它来形容他们多少还是有些不够充分。

“店子开了有十多年了,那时候市政府刚刚在规划好的街道两旁栽下了斑驳的梧桐。最初的两年几乎没怎么赚钱,那时候主要倒腾一些盗版的音像制品。”老板边啜着咖啡边说。

“一直都没有换过位置吗?我是说店面。”

“当然,十几年来店面的租金涨了十几倍。一开始倒是想搬来着,但是那时候已经开始卖旧唱片和旧书,也积累了不少的熟客,搬了怕生意受影响,因此就没动地方。”他说。

“那倒是,毕竟挪了地方等于从头再来的嘛……”

“还有一个原因,你看这里的梧桐树,遮天蔽日的,我舍不下它们。”老板说,“如今我只要稍微探一下头,便能看见它们,这其实是一种很幸福的事情。”

“之前还干过别的吗?”我漫不经心的问他。

“唔……”他皱眉思索了一下,“当然做过,在一家配件厂做过学徒工,送过报纸,做过小吃店什么的。但那都是二十五岁之前的事儿了……”

我盯了他半天,猜不出他实际的年龄,或许他比看起来要老也说不定。于是便问:“这会儿多大了?”

“不久前才满四十岁。”

“可有老婆什么的?我是指孩子,”我说。

“那个自然,不过已经离婚了。没有孩子……”他将杯中剩下的咖啡一饮而尽。

“怪不得老见店里只有你一个人。”我都不知道这话说出来算不算是安慰。

“都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不过总算没什么好遗憾的。”

“为何会离婚?”

“大概是因为我们之间的爱情死亡了吧,有一个住在我门家附近的年轻小子吸引了她。不过当时我懵然不知,直到后来她意外怀孕了我才明白一切。于是便分手了……”

“对爱情失望了从此?”我问道。

“倒不至于,”他笑了笑,“只是觉得两个人在一块儿生活毕竟十分的麻烦,自由一点没什么不好。”

“当真了解自由么?”

“当然,不被任何东西束缚便是自由咯。”他答道。

“不这么看。”我说。

“那你觉得什么是自由?”他显然有些疑惑。

“不被自己束缚才是真正的自由……”我说。

“谁说的这话?”他疑惑的看着我。

“我刚说过。”

要了解一个人显然并不容易,唱片店的老板自有他的生存和识人之道。倘若有人给出成功的定义是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话,那他顶多算是曾经看到过成功的标识的人而已。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他,如今唯有窝在实木柜台的后面,一边听着狄西兰爵士乐一边磨着棕色的咖啡豆,或是喝咖啡之余偶然瞥一眼玻璃门外斑驳陆离的梧桐树影,便已经满足。人各有自己的追求,即使旁人对此不屑一顾。

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