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在刘大羽和左向东离开荆南的五天里,案情没有任何进展,刑侦工作再次陷入僵局。从九月二十七号案发到十一月十八号,已经过去了五十几天,同志们连死者的身份都没有查清楚,更不必说找到凶手了。这一次,大家算是遇到了对手,欧阳平心急如焚,其他人也有点沉`无`错`小说`m。QulEdu。Com不住气了。郭老一句话使同志们重新振作起来:“只要死者是秣陵路、十三营、花神镇和柳叶渡的人——退一步说,只要死者生前在这四个地方出现过,我们就一定能找到他。”

郭老的话既是对同志的安慰和鼓励,又充满了自信。郭老的自信是有足够根据的。

这个案子的关键就是确定死者的身份,只要能弄你搞清楚死者的身份,就一定能找到凶手。

十一月十九号深夜十一点半钟左右,欧阳平和郭老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敲门的是花神镇派出所的徐所长,他带来了一个人,此人是在柳叶渡打鱼人范登标。

当时,欧阳平和郭老、刘大羽、陈杰正躺在床上讨论案情。

刘大羽和这个范登标接触过一次,当时,范登标没有提供任何情况。他今夜来访,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刘大羽将徐所长和范登标拉到床边坐下。

范登标的年龄在四十五岁左右,他皮肤黝黑。

“范登标,你说吧!”

“情况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我儿子从学校回来,吃晚饭的时候,我和老婆闲聊——聊到了你们的案子,我儿子突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经他提醒,我也想起来了。”

“范师傅,你快说。”

“今天夏天,我儿子放暑假,他每天夜里和我在秦淮河上下丝网,我们每次下丝网,最远的地方只下到酱菜厂的码头,酱菜厂的码头上不是停靠着一条大木船吗?”

三个人也想起了那条长六米左右的大木船,前几天,大家在酱菜厂的后门外还见过这条船呢?

笔者也曾不知一次提到过这条船。

“他们每天夜里下丝网就下到那条船跟前。”徐所长补充道。

496。 第六十九章 大木船不翼而飞 雨幕中又现其形

“一天夜里——是七月二十八号的夜里,也是这个时间,大概在十一点半左右,我们下丝网下到酱菜厂码头的时候,那条船还在,可一个小时以后,等我们收到酱菜厂码头的时候,那条船竟然不在了。我儿子记性好,他想起了这件事情。你们有所不知,那条船只有在白天才运东西,夜里面是不会有人动那条船的。”

“范师傅,你提供的这个情况非常重要。”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我们在收北边丝网的时候,在马齐亮家的菜地前面的河面上看见了一条船。”

“你说的北边是什么地方?”

“我们下丝网都下在靠岸四五远的地方,那里的水比较浅,我说的北岸就是马婆婆庵对面——马齐亮家的菜地前面四五米远的河岸边。”

死者死亡的时间在两个月左右,以此推算,死者遇害的具体时间应该在七月二十七号左右,范登标提供的时间是七月二十八号。

这个吻合度应该是很高的。如果酱菜厂码头上那条木船就是凶手用来沉尸的交通工具的话,那么,案发第一现场应该就在酱菜厂附近。

“请你把下丝网的路线画在一张纸上,从什么地方开头,什么地方结束?”

韩玲玲从谈话记录:无:错:小说 m。QuledU。CoM本上撕下一张纸,连同钢笔一同递给范登标。

“我不识几个字,更不会画画,还是我来说,你们画出来吧!”

于是,范登标叙述,欧阳平画画。

几分钟以后,一张草图终于画出来了。

我们有必要对这张草图做一些说明。

范登标木船行进的路线就是下丝网的路线,开始于酱菜厂码头西边三百米处,结束于酱菜厂的码头上的木船。

下完南岸边的丝网以后,渔船向北划到河对岸——马齐亮家菜地前面的河面上,然后开始下丝网,最后结束于派出所前面的河面上。

发现尸体的地方就在北线的最东端。

听完范登标下面的话,郭老和欧阳平已经能确定,范登标父子在八月二十八号深夜所遇到的那条木船极有可能是酱菜厂停在码头上的那条大木船,这条极有可能是凶手用来沉尸的交通工具。

“那天夜里下着雨,雨还比较大,我们下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