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4页)

“应该是这个人——终于找到了,庞主任,你们看——”晁主任大声道,他拿着一封档案材料冲到庞飞腾和刘大羽跟前。

“姓名,王洪宝;性别,男;出生年月,1950年7月;籍贯,空白;经营项目,家具;经营地址,重庆市长江一路187号。

这就是档案表上所有的信息。

对工商管理部门来讲,该填写的都是一些重要的信息,而对刑侦人员来讲,档案表上省略的部分恰恰是最重要的内容。本来,我们做事情就缺乏认真严谨的优点,经历了十年混乱之后,我们做事就更加马虎——更加不走心了。

仅凭这点信息,是很难寻觅到汪洪宝的。

听了晁主任下面的话,刘大羽、陈杰和左向东更加沮丧:“长江一路在两年前大规模拆迁,长江一路187号早就不在了。”

刘大羽仍不甘心:“除了长江一路拆迁以外,附近有没有拆迁呢?”

“没有。这样吧!你们可以到长江一路附近去访一访其它做生意的——尤其是家具店,他们应该知道王洪宝的情况。”晁主任道。

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518。 第九十一章 王洪宝性格孤僻 贾老板提供情况

于是,庞主任带大家去了长江路和长江二路。

长江二路距离长江一路比较近,长江路则比较远。长江二路上没有家具店,现在没有家具店,过去也不曾有过家具店;长江路上有两个家具店,一家经营红木家具,经营的时间已有六七年,老板行薛,外号叫薛大头。一家经营普通家具兼办公用品,经营的时间在十年左右,老板姓单,名字叫单华秋。

薛大头和单华秋都认识王洪宝,因为都是做家具生意的嘛。王洪宝的生意比他们做的大,王洪宝是做紫檀家具,经营对象都是一些有钱人和有经济实力的大公司,但两位老板和王洪宝从不接触,他们虽然做的都是家具生意,但经营的水平和档次不一样,同行是冤家嘛,再加上王洪宝性格孤僻,为人清高,所以,薛大头、单华秋和王洪宝之间从不来往,王洪宝虽然性格孤僻,为人清高,但生意做得却很好。当时,做紫檀家具生意的人很少,最早也没有人敢做紫檀家具生意,当时能买得起紫檀家具的人很少,而做紫檀家具需要投入很多资金,王洪宝凭借的是大胆、独特的眼光和灵敏的嗅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了。一套上档次的家具对人们是有很大吸引力的。由于&无&错&小说 {m}。{qule}dU。{}王洪宝不大注意人际交往——所以,场面上的应酬,他不感兴趣,因为这个原因,薛大头和单华秋无法提供更详细的情况。他们只知道一九九二年初,长江一路造高架桥,王洪宝的家具店就在拆迁范围内。他们还知道,王洪宝得了一笔数量可观的赔偿款,听说后来到荆南做生意去了。

刘大羽想,王洪宝总该有几个生意上的朋友吧!只要能找到他们,就一定能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听薛大头和单华秋的叙述之后,刘大羽多少有些失望。

看刘大羽一行有些失望,单华秋在分手的时候做了一些补充:“我听说王洪宝家历史上就经营紫檀家具,他敢经营紫檀家具,大概与此有关。”

单华秋是想提供一点线索。

姑且算是一条线索吧!庞主任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他领着四个人走遍了重庆所有的家具店,终于在一个名为鸿昌老式家具店问到了一点情况,鸿昌家具店的老板是一个六十五岁左右长者,他对王洪宝的家具店有所耳闻,但从未与王洪宝接触过,要说经营紫檀家具历史比较久的老字号,应该是在成都,在四川成都,有一家专门经营紫檀家具的老字号,这户人家也姓王,据说从明洪武年间,王家就开始经营紫檀家具了,至于王洪宝是不是王家的后人,他不得而知,王家的紫檀家具做到一九六七年就不做了。

“这是为什么?”

“一九六七年,世道变了,连寺庙里面烧了几千年的香火都难以为继,唱了几百年的京剧变成革命现代京剧,别说做紫檀家具的了,我们贾家经营的老式家具店就是从那时候关门歇业的,那时候,什么古董字画,老式家具都属于四旧,四旧都在破除之列。”

519。 第九十二章 钱和平心情急切 刘大羽急而不乱

文化上的大革命吗,革的就是旧文化——即传统文化的命,只要和旧文化——传统文化沾上边的,都在革命之列。人类的大趋势是不断走向文明,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