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子,他知道什么,怎么就变成了克父母、祸家族的孽障逆子了。这有文化的人家名堂就是多,依我看,越是有文化的人家就更应该通人情,知天理。”老人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她显然是对王家人将孩子送人的行为意见很大。从某种角度讲,她是对某些所谓的文化意见很大。

事实是,我们的文化中确实有不少糟粕和垃圾。文化并非生活在真空里面,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如果用错误的文化来指导人们的生活与行为,其结果可想而知。从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六年——十年间,我们民族受糟粕和垃圾文化的祸害还少吗?

“老人家,请您好好回忆一下,您送走的那个孩子的身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标记呢?”

“有啊!只要是我接生的孩子,我都要全身上下,仔仔细细地看个明白。送给别人家养的孩子,我更得看仔细了。万一主家想看看孩子,我上哪去找呢?”

“两个孩子,您都看了吗?”

“都看了。”

“请您回忆一下,两个孩子的身上各有什么特别的标记?”

545。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两标记非常清楚 收养人降央卓布

“我先说说抱走的那个孩子吧,那个孩子的咯吱窝——在右咯吱窝下有一个蝴蝶模样的胎记——非常清楚;在他的小屁屁——在左边小屁屁上有三颗黑痣——也非常清楚——三颗黑痣是并排在一起的,三颗黑痣在靠近肝门的地方。”

这两个标记太重要了,有这两个非常明显的标记,刘大羽就不怕“王洪宝”不现出原形来。

“老人家,请您再说说留下来的那个孩子。”

“留下来的孩子叫洪宝,他的右手背上有一个胎记。除此以外,就没有其它记号了。我是看着洪宝长大的,每次看到洪宝的时候,我就会想到那个被我送走的孩子。”

“老人家,您把那个孩子送给了什么人?”

“是一个马帮的头人,他是康定人,他的马帮每个月要跑一两趟成都。说起此人来,话就长了。”

“您慢慢说,说的越详细越好。”

“他叫降央卓布,外号叫独眼卓布,他瞎了一只眼睛。”

“他有老婆吗?”

“有——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

“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吗?”

“没有——也没法有。”

“这是为什么?”

   《无》《错》小说 m。QulEDU。Com “他原本是一个农奴,他是一个藏人。”

“解放后,西藏的农奴制度才被废除。”曹所长道。

“降央卓布的老婆也是一个农奴,他们在一个领主家做事,两个人互相照顾,相依为命,降央卓布就是在做农奴的时候被挖去一只眼睛的,他的命很苦,从小就没了爹娘,六岁就在领主家里面做苦工,六岁就被少爷当马骑,十岁就给领主当马凳。”

“大娘,什么叫‘当马凳’?”左向东问。

“主人在上马的时候,他蹲在地上让主人踩着他的后背上马。”

“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如何能承担起一个成人的重量呢?”

“谁叫他是农奴的呢?他的身体就是在小时候被毁了的。农奴制废除之后,他就参加了马帮,后来成了马帮的头人,结婚以后,夫妻俩一直没有娃,他听说我是接生婆,就找到我,让我留意,如果有人家养不起孩子,就送给他抚养。后来遇到王家这档子事情,王家人让我把孩子送的越远越好,降央卓布是康定人,这应该算是最远了吧!最要紧的是降央卓布人很善良,我就把孩子送给了他。”

“您对降央卓布了解的这么怎么清楚啊?”曹所长问。

“把一个孩子送人,不打听清楚情况如何能行呢——最起码要知道他能不能养得起孩子,人品怎么样吧!万一把孩子送进火坑,那不是造孽吗!”

“之后,您有没有再见过这个叫降央卓布的人呢?”

“没有,自从他把孩子抱走之后,我就再没有见过他。”

“当时,降央卓布多大年龄?”

“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刘大羽想知道降央卓布还有没有能力行走在茶马古道上,按照这个年龄判断,降央卓木现在的年龄应该在七十岁左右。一个七十岁左右的人还能做这种即苦又累的营生吗?

546。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大羽前往码头 花老板非常热情

“过去,降央卓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