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淑妃淡淡的笑道,“看守皇陵可不是哪个皇子都有的机会呢,列祖列宗自然会磨去小六身上的切燥,臣妾只会感谢陛下。”

淑妃笑盈盈的靠近皇帝,“左右不过是个女子,皇上虽然气小六,但小六是皇子,哪个女人不能梳拢?当然除了陛下您看重的之外……若是因为一个有些名头的女子坏了您和小六的父子情分,您还是臣妾效忠侍奉的陛下么?”

“聪明!”

皇帝亲了亲淑妃的脸颊,“果然,朕没看错你,有个聪明的生母,小四和小六自然在朕……哈哈,爱妃,过两日朕再来,你记得给朕做桂花饼吃。”

“遵旨。”

淑妃屈膝送走了皇上,好一会站不起身来。

旁边的宫女搀扶起淑妃,低声道:“奴婢看皇上很高兴呐。”

“高兴,他可不高兴呗,全天下的人谁敢让他不高兴?”

淑妃苦涩的叹息,伺候皇上果真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儿,皇上越是上了年岁,她越要小心。

外人只看到她是最为得宠的妃子,可谁知道她每一次侍寝都是在玩命?

她不求皇上的爱慕,只求有朝一日,她不用再一句话琢磨上一千遍才敢出口,时时刻刻小心着皇上的喜好。

淑妃甚至都忘记了进宫前她是什么样的人了。

她现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皇上喜欢的……她觉得很累,但如果不承宠,儿子女儿怎么办?淑妃幽幽的叹息一声,“不知小六过得怎样?他可能明白我书信中的深意?”

给儿子的书信,淑妃是思考了一夜才下笔的,她不晓得皇上和后宫的对手们会不会截下书信,因此她在书信中说得很隐晦,只希望儿子能同心意相通,孝顺她,不如孝顺皇上!

煌煌宫室,烛火通明。虽外面下雨,星辰无光,但宫室中却不见潮湿,反而干燥温暖。

皇帝听诸葛云说明来意,他先看了定国公一眼,“柳斐……”

“皇上,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同臣无关。”

被皇上紧紧的盯着,定国公一如既往的平淡,自嘲的笑道:“臣的本事,您不是知晓么?如此稀奇的点子,哪是臣能想到的?”

皇帝大步走到御案前,从金丝金鳞的黄金盒子中取出一块调动兵马的玉牌,在手中掂量了一下,转身扔给诸葛云,“接着。”

诸葛云反映够快,接住了玉牌。

“朕准你调动京城西北的第三镇,第五镇兵马,准你所请,开赴玉河。”

皇帝勾起了嘴角,目光极为严谨,“不过在玉河河堤上,你得听玉河道台的命令,你不懂得修缮河堤,朕更相信玉河道台,还有若是皇陵祖坟出现一丝的危险,诸葛云,你自己割下自己的脑袋给朕送过来。”

“遵旨。”

诸葛云眼里闪过惊喜,皇上果然是是做惯帝王的,比磨磨唧唧的定国公爽快多了。

定国公动了动嘴唇,想说话的时候,诸葛云的脚步声已经远去了,“万一他没有保住皇陵,保住玉城百姓,皇上会宽恕他么?”

“皇上?”

定国公听不见皇上的动静,自然也看不见皇上的表情,宫室里多了几分的难言的压抑,定国公打破沉默:“我担心他选择错了。”

“不会错!”

皇帝坐在了龙椅上,“是人都会选择保护皇陵,朕的祖坟若是被水冲垮了,朕这个皇帝也做到头了!”

“柳斐,你也坐下。”

皇帝让人上茶,低笑中带有一丝的惋惜,“诸葛云不错,不过他姓诸葛”

“臣一直谨记这一点,也希望陛下能够永远的记住。”

定国公悠然的宽茶,皇帝笑道:“柳斐,你的心胸不如朕,又生气了,你的眼睛总生气不好。”

“臣无事。”

“唉,朕自问可以应付任何人,但拿你是没有一点办法,柳斐,你呀,学学云儿,少想一点,朕也可以放心一点。”

“臣想的不多。”

“……”

皇帝沉默了许久,道:“罢了,你陪朕喝茶罢。”

说得越多,柳斐越是气人!

诸葛云手持玉牌,调动两镇兵马,镇兵都督对他颇为轻视,诸葛云也没多言语,直接撂倒了镇兵都督,“现在你们听我的!”

在军方暴力手段永远比怀柔好用。

他带人拼命向玉河河堤赶去。

……

暴雨一直下,玉河道台在堤坝上指挥百姓严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