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确实很漂亮,甚至能当艺术品,往家里客厅一摆,很有格调,甚至有人将晶圆加工之后当首饰,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样一块晶圆能加工成好几百个芯片,价格在1000美元之上。”刘大成对这个很是熟悉。

“1000美元……我们这条线每月能做多少张?”苏最又问。

“机械很先进,而且还省去了不少步骤,等工人们熟练之后每月产十万张应该不成问题。”刘大成算计道,这个数目还是比较保守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月的营销额能够达到一亿美金?”苏最有些吃惊,这比他预计的要多。

“……理论上这样说没错。”刘大成委婉的表示:“但需要用订单。”

如果没有人下单,你就是每月做一百万张出来也没用。而且公司的支出很大,仅仅是工钱、电费之类,每月就需要好几千万养着,找不到订单指定亏本。事实上,全球晶圆厂这些年因为升级换代,倒闭得厉害,也就只有几家玩得不错,英特尔、三星、台积电三足鼎立,中芯……压根不入流

(未完待续……)

第154章 犹豫不决

“订单。”苏最摇头,这玩意可不好弄。老实说,进入这个行当的时候他懂的不多,现在有了半吊子水平后,才发现这个行当的困难。

20纳米或者更小制程的工艺很厉害,但大多芯片还没支持,也就只有苹果、英特尔、高通这些顶级设计公司做了出来,也只有他们的财力才玩得起。

但英特尔自家就有晶圆代工工厂,你再厉害也接不到他们的单子;苹果公司则交给了三星和台积电来做,听说16nm制程的a9都已经和台积电签了合同;高通主要是台积电代工,三星也有,以及一些台岛的晶圆企业,听说中芯也和他们搭上了关系。

上面这些厉害的不好接,再看差一些的。amd自己的晶圆厂虽然卖了出去,但芯片代工有固定的企业;联发科的是台积电,以及一些台商代工企业……总之最终端要抢到这些份额,真不容易。

好吧,目光放回到国内的半导体ic设计公司。

华为海思这些年依靠华为母公司发展不错,但他们的低端处理器由中芯代工,比如说摄像头和机顶盒之类的视频处理芯片;高端的处理器麒麟系列则是由台积电代工……

如果最终端真要做晶圆代工,挖台积电的墙角倒是不错的。而且海思也已‘无‘错‘小说‘m。‘quledu‘经设计出16纳米的芯片,估计下半年就会面世,以台积电的垃圾产能,加上跪舔苹果的性子,主攻苹果a9,未必能满足华为。

而且,小道消息称,台积电高端工艺的产能非常垃圾,又跪舔苹果,经常惹得高通、英达伟不开心。最终端去抢一些份额回来。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代工并非苏最的初衷。

“自己做设计,做自己的产品,真不好发展?”苏最对刘大成他们问。

“苏总指的大概是芯片设计,这个东西千万别急着投产,哪怕有技术。桌面……也就是电脑处理器英特尔占了80%以上的份额,amd靠价格战吃些残羹剩饭。”

“而手机处理器高通一家独大,苹果自家有处理器,除此之外还有三星、联发科、海思等,我们是新生公司,贸贸然的全身投入显然是挤不进去的。不是说我们公司的技术不行。只是消费者不认可,客户也不敢下单,短期内恐怕会处于亏损状态,对公司发展不利。我还是提议先做晶圆代工,等生产线成熟了后,我们再慢慢做自己的产品。”刘大成低声道,边上的人也点头认可。

市场份额已经被这些巨头霸占,你一个新生公司要插足进去非常困难。远的不说,就说家门口的海思麒麟处理器。性能虽不及高通旗舰产品,但也是不错,然而若不依靠华为终端,自产自售。根本发展不起来,因为没人用。高端用高通,低端联发科,这已经是深入人心的信念。短时间不可逆转。

又比如说英特尔和amd,提到英特尔就觉得高大上,而amd则是靠价格抢到一些市场的低端货色。低端处理器售量还不错,高端的连英特尔都没正眼看它一下。加上销售模式奇葩,被人戏称是‘农企’,简直悲哀。

至于中国的‘龙芯’,别说给外国人用,就连自家人看到这两个字都是嫌弃的表情。龙芯不能用吗?当然是可以的,但来回折腾十几年,却始终只是个笑话。

每次碰见龙芯的新闻,下面的评论都指定一片呵呵的声音。

悲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