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在王阵的身后,工程人员正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坐标,对照着手中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为高科技都市的各建筑进行放线工作。这边放线工作才完成,马上就有大型的工程机械,将标示物中间的沙土挖掘出来,并拉到远方的沙坑进行填平处理。

由于王阵为了高科技都市的交通安全,将主要干道都设置在了地下部分,再加上一些输送管线,以及每个大楼的地下停车场,都市内的地下工程甚至远超地上的工程。这些大型的工程机械正在为大楼的地下主体建筑进行挖掘工作,而这些地下的建筑部分,通常需要挖掘到三十米以上的深度。

整个高科技都市,地下建设最深的,就要属地热电站了。通过勘探卫星的勘测,各专家进行了多次研究,最后才确定了地热电站的位置。为了能够为高科技都市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甚至能够为周边一些缺电地区提供电力,减少热电站的污染问题,整个地热电站设计深度在三千米之下。

在地面三千米之下,是电站的核心发电装置,而整个电站将以拓扑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进行建设。为了能够提供充足而稳定的电力供应,在工程完工后,地下将被分割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将离主发电装置数公里远,并通过连结隧道和主发电装置连接到一起。

每个区域内都将有一对以上的地热井,被地心热能加热之后的热蒸汽,将被高温管道输送到主发电装置,并在蒸汽发电之后,为整个高科技都市提供生活热水。这些地热井的深度则需要在地下挖掘完成之后,经过地热专家再次勘查之后,才能够确定下来。

为了使各种钻井设备能够正常进入,所有的连接隧道都建造成十米高,能够顺利通过各种工程车辆。每个区域的建造高度,都在三十米上下,以保证各种钻井能够顺利使用。为了使维护人员在电站工作之后,能够安全的进入地下检修设备,各处必要的地方都设置了强排风装置。

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旦将地下热蒸汽排放一空,没有了水的浮力,地面就会发生下沉。从地下取出多少热水,就必须向地下注入多少冷水,所以城市的自来水一部分由地下水供应,一部分依然需要通过管道,从沙漠外引入。为了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在都市的工业区内,将建造一处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对各种生活用水进行处理,为工业区提供工业用水。

由于不确定沙漠下的地热储备具体有多少,所以在地热电站投入使用前,整个高科技都市都由一处新修建的核电站进行供电。为了防止一旦核泄漏造成核污染,危害都市内的安全,整个核电站修建在城市数十公里远的沙漠深处,并修建在地下深处。

高科技都市的建筑,楼层都设计的比较高,最低矮的建筑都在六十层以上。甚至开天集团总部的楼层将达到二百层以上,也就有六百米以上的高度,当之无愧成为世界第一高楼。

高度越大,天空中的风力也就越大,为了更合理的利用资源,风力和太阳能自然不能浪费。当初设计图纸时,王阵就要求在每处大楼的顶部,都设计出风力发电装置的位置。即使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将风力装置安装到位,也必须在设计上,为发电装置预留出位置,方便今后的建设。

我们每天都沐浴在阳光下,感受着那份阳光带来的温暖,而太阳光最为一种环保的能源,王阵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早就几年前,王阵才有修建高科技都市的想法的时候,他就让研究院的专家进行太阳能研究,去年研制成功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板,正好可以制成外墙装饰。所有都市内的建筑外墙装饰,都被设计成了和太阳能电池板相同尺寸和样式,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更换成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的造价很高,这么大一座高科技都市的建筑外墙,如果都挂满太阳能电池板,就算王阵再财大气粗,也会被电池板的成本搞破产。为了能够使太阳能电池板普及起来,王阵决定在城市建设完成,并进行住户迁移之后,由新的城市居民来承担一部分建设费用。

每个搬迁到高科技都市的居民,必须固定上交一百元的太阳能建设费,这样积少成多,自然会凑出一部分建设费用。考虑到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的掏这笔建设费,甚至会使才搬迁的居民心里产生怨气。而且每个人一百元的建设费用,相对于整个高科技都市的太阳能供电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王阵又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

一百元是固定需要交纳的,而每个人在交纳一百元的建设费用之后,还可以继续以募捐的形式捐献一部分建设费用。高科技都市管理部门将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