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系。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突出这笔买卖的特殊性,让金万堂认为这笔买卖肯定非常特殊的原因,是因为这比买卖的领头人,很不寻常,这不是独门的买卖,参与的人数很多,据说,一共是九个人。这九个人,在解放前江湖上还有一个诨号,叫做九门提督。

霍秀秀顿了顿,道:“我听到这里非常吃惊,江湖上可能没有任何人有机会知道,赫赫有名但纷争不断的长沙九门提督,竟然会有这么一次空前绝后的连手。那这笔买卖要困难到什么程度,需要九派人马同时加入,而那个夹喇嘛的人要德高望重到什么程度,才能够使得这一批当地的霸王能够甘心成为被夹的喇嘛,乖乖的全部坐到一起合作?。”

我背后全是冷汗,但是依然猜到会是这么一个情况,九门提督全体出动,60年代的世道,那应该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但是,老九门中,其中有一个人,在60年代,应该已经有了借用那种号召力的资格。那就是九门的老大:张大佛爷。

我不知道张大佛爷当时还在不在世,因为他和下面的人差着几个辈分,如果不是他本人,也有可能是张大佛爷的后人。

我出冷汗的原因是,爷爷没有和我说过这件事情,同样他的笔记上,也没有记录任何一点这种东西。看来,这件事情,他完全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愿意回忆。

霍秀秀接着道:“老九门因为辈分的差别,和解放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新生代成名早的,如你爷爷,我奶奶都还在壮年,因为解放的冲击,所有人的境遇各不相同,这些人聚拢过来,不知道花了多少的精力,当时的黑背老六都已经是要饭的,有些人已经非常年迈,不适宜长途跋涉,便由下一代代替,所以这只队伍,资历经验体力都参差不齐,在刚开始,已经种下了灾难的隐患。”

那是1962年和1963年的交汇,一只庞大的马队悄悄的开入了四川山区,金万堂战战兢兢的离开了北京,也在马队之中,马队中有老有少,各色人等鱼龙混杂,老九门分帮结派,界限分明,统领这整批人的,是一个安静的青年,他有一双淡然如水的眼镜,淡的好像他的心,根本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盗墓笔记7》邛笼石影 第二十二章 史上最大盗墓活动(3)

说这句话的时候,霍秀秀的眼睛是看着闷油瓶的,闷油瓶这时候也转过头看来,显然是在听她继续说下去,这种注视是一种鼓励。可就在这个时候,霍秀秀耸了耸肩,不再说下去了。

“怎么了?”我问道。

她叹了口气道:“没了,接下来的内容,非常无趣。”

金万堂是文化人,没胆色也没体力下地干活,进到山里已经只剩下半条命,也不可能逼他再进一步干嘛,所以他只能呆在地面上的宿营地里,其他人四处开始搜索,隔山岔五的就把东西带回来,大部分都是帛书和竹简,请他辨认和归类。所以那个古墓到底是何背景,他并不知道,他也不敢问,只能从让他辨认的东西中,推测出一些事情来。

他能确定的是,第一,这里的古墓好像并不是只有一个,因为让他辨认的一批一批的帛书和竹简,保存的情况差别十分大,而且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书信,有古籍,还有娟文,书信的很多收信人名称都不同,他感觉这里肯定有一个巨大古墓群,这批人在挖掘的是一大片古墓。

第二,整只队伍只有他一个搞分类和鉴定的,而所有盗窃上来的东西给他看的基本都是文书古籍,看样子,他们最终的目的可能是在这片古墓群中的古籍。

第三,队伍的人数经常减少,宿营地里经常有人争斗,听吵架的内容来,经常有人出意外。

古籍的恢复和辨认非常消耗时间,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以为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买卖,整整持续了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他一直在不停的分别那些难懂的古文,推测朝代,用途,尝试翻译出里面的意思,整个队伍的人好像处在一种巨大的压力之下,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所有人都沉默的拼命做事情,他在极端的焦虑,牙开始掉落,体重从150斤变成了70斤,如果那一天不来临,他可能会死在那个地方。

一直到第三年的端午节,这种巨大的压抑和闭塞的生活忽然被打破,忽然就没有古籍送到他手里了,他终于不用每天蹲在帐篷里进行那些极端枯燥的工作了。

这种突如其来的解放一开始让他不适应,但是两天后,他的焦虑开始缓缓的舒缓了下来,他有时间走出帐篷,在营地里闲逛,这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