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这样吧。”唐欢站了起来,“先不要说这些,我们先去各个厂房车间看一看,考察完了,咱们再说,如何?”

“好,那我这就安排。”张瑞民说完,就拿起电话,想要给各个厂房车间主任打电话。

“不必!”唐欢当先按住了电话,“不必通知其他人,咱们就你带着我,就这么几个人,简单地考察一下如何?如果你不了解情况,可以找一个解说员也可以,但不必太多人跟着,行么?”

“呵呵,这当然可以。”张瑞民笑着放下电话,“那行,那咱们这就去吧,也不用找别的解说员,所有车间地情况我都了解,我来给您当解说吧。”

说完后,张瑞民当先穿起一件皮夹克,笑着对唐欢道:“走吧,唐先生,跟我来,放心,车间里都有暖气,不冷的。”惠跟着张瑞民一起,一个车间跟一个车间的挨个看起来。

唐欢首先跟着看的,是电冰箱生产车间,一进门,立刻就听见一片持续而强烈的噪音,再看看里面的工人,全都穿着整洁的工作服,专心致志的工作,一种热火朝天地感觉也扑面而来。

跟着张瑞民刚要进去看,唐欢忽然发现门边有个人孤零零地以标准立定的姿势站在一个画着白***地地板上,脸色还十分的坚毅。于是唐欢指着他问道:“他在干嘛?怎么一个人站在那里?不会是罚站吧?”

“哦,那个啊,对,是罚站。”张瑞民看了一眼。点点头,“那是完成不了任务地惩罚。我们规定每天都有任务,也有质量要求。如果任务完不成,或者质量达不到合格品的出产率,第一次犯错,会被扣发奖金。同时通报批评一次,第二次犯错,扣发奖金以及通报批评的同时,还会在那个***里罚站一上午,以此来给别人一个警示,而第三次还是犯错,就会立刻被开除。也就是说,在我们这里。你只有两次犯错机会。那个人么,是犯了两次错,所以被罚站。他如果再犯错,就会被开除。”

“哦。是这样。”唐欢皱了皱眉,嘴角动了动,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继续跟着张瑞民去里面地各个环节挨个考察。

整个看完了一圈之后,唐欢忽然问张瑞民:“这电冰箱的生产线,全部都是德国进口的么?都是最先进的设备么?”

“对。”张瑞民点点头,“全部都是德国利勃海尔集团最先进地设备,我们全套引进过来。”

“可这里怎么大多都是手工装配?”唐欢疑惑道。“我记得你们不是引进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么?德国的并向设备。可都是高度自动化的。”

“对,这没错。不过这里情况有点特殊。”张瑞民点点头,“刚开始,我们的人去德国的时候,的确想引进全套的设备,但后来技术员告诉我,这种高自动化地技术,一般人很难用的上,都需要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而我们国内这样地产业工人还很少,就算有,也不太合算。所以,我们就计划减去自动化技术这一块儿,这样设备的引进价格方面起码能少百分之八十地资金,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幅度减少我们的资金投入,而且这样也可以利用我们人工价格便宜的优势,毕竟德国的工人工资高,自然需要自动化生产,而我们的人工便宜,也就不太需要自动化,生产出来的成本,甚至还比自动化的成本要低。你看这里,就是减去自动化生产线后的设备,全部都是人手工装配,只要制定严格地规章制度,我们地工人一样可以生产出德国那种自动化的高质量产品。“滑稽地想法。”唐欢嘴角不屑的一笑,“中国就是太多人有这种想法,所以才总是走不出自己的过门,也也形不成能在国际上具有强烈竞争力的集团,哼,没想到,你居然也是这种想法,真让我失望。”

“你说得对。”没想到,张瑞民听到唐欢这种批评,反而默默跟着点点头,十分有感触的样子。

“哦?”唐欢看了看他,“既然你觉得我对,那你怎么还这么做?海信高科,可是资金十分充裕的大集团,这种大集团做事,应该学的是正规军,可不能再去学小米加步枪!我很怀疑,给你们的资金,你们都用在哪里去了!”

说到最后,唐欢已经是有点声色俱厉了。

“这样吧。”张瑞民不答,继续一伸手,“来,您跟我来,去那边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很快,唐欢就疑惑的跟着张瑞民离开了这个热火朝天的厂房,从后门出去,又走了一段路程之后,重新来到一处新的厂房,而这一次一进门,没有再听到前次那种轰隆隆的强烈噪音,只有比较轻微的噪音,而且这里进来后也只是一个过道,过道的尽处有另外一道门,根本看不见里面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