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毛泽东看出谭政的不解说道:“你原来的名字不是叫谭世名吗?这是调你到前委来前从你的入党志愿书上看到的。你那老岳父可是对社会、对革命有贡献的人喽!去年的上半年,我在咱湖南家乡搞农民运动考察的时候,也到湘乡去了,见到了陈绍纯先生,他说得很痛快,这个世道得乱透了才能分出个高低、分出个好坏来。陈先生对我说,他把大儿子陈赓打发出去了,二儿子、三儿子也去闹革命了,这不,女婿谭世名近日也去汉口投奔国民革命军了!”毛泽东看了谭政一眼,接着又说:“这以后,我就注意了你的行动。秋收起义的时候,我就从武昌警卫团部队名单里找谭世名,只看到有个谭政,没想到谭政就是你这个谭世名。还是这次我要宛希先推选个前委秘书,宛希先说,前不久入党的那个谭政,是个知识分子,湖南湘乡东山学堂毕业的,从军前是个小学教员,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来了,表现很不错。他古文基础好,字也写得工整,很适合协助我毛泽东作前委工作。随后,我让宛希先把你的入党志愿书拿来看过,看到你的现名和原名,这就对拢了。看到了你,也就想到你的老岳父了,哈哈!”

听了毛泽东这番话,谭政惊呆了。想不到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竟然会注意他这个小人物。过了一会他才想起自己的来意,忙说:“毛委员,我今天是来前委报到的!前委在哪里?”

毛泽东风趣地回答:“前委就在这儿。我一个书记,加上你一个秘书,实际工作就咱俩。”毛泽东又说:“你们在草林圩开辟新区发动群众工作搞得不错嘛!你先说说情况吧!”随后,谭政把他带工作队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情况,作了简要汇报。

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称赞谭政:“搞得好!搞得好!”谭政觉得在草林开辟新区工作中,自作主张把没收地主的银元作为罚款带回来用作军饷的处理上没有把握,不知对错,就把事情的经过、处置的原委向毛泽东如实地作了汇报。毛泽东高兴地说:“处理得好!处理得好!我们每人都可以发两元钱的军饷了!”毛泽东又问谭政:“工作队的事完结了没有?”

谭政慢条斯理回答道:“一回来,就汇报过。我带的那个工作队也归建了!”然后,谭政把复写出来的一份工作报告递给了毛泽东,并说:“这是我的工作报告,不妥当地方,请您指正!”

“那就把你的行李搬过来吧,你就住在外面这屋里。”毛泽东接过报告放在桌上并指着外屋说。然后,毛泽东又接着说:“你来了,就好了!我是很需要你来帮忙的。”毛泽东又指了指桌子上已写成的厚厚一沓子草稿说:“你看,这不,为湘赣边区党的二大写了个决议,还没找到人抄写呢。你来了,先把这件事办办。”

就过样,谭政成了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这位未来的共和国主席、党的领袖与未来的共和国大将,在这幢简陋的草屋里居住着,交谈着,工作着……井冈山的日月星辰伴着毛泽东、谭政共居的草屋,从春夏走过秋冬,从黑夜迎来黎明。谭政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与毛泽东共居一室,朝夕相随,他从毛泽东身上学到的东西可真不少。秋收起义部队刚上井冈山不久,前委决定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由团长陈浩、副团长韩壮剑、参谋长徐庶指挥下山去攻打茶陵。当时,毛泽东没有跟部队下山。但恰恰在这次军事行动时,团长陈浩等人与国民党部队“联络”上了,令部队向湘南撤退,企图投靠国民党。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叛党、叛军政治事件。然而,毛泽东在处理这起事件的过程中,态度是十分冷静的,艺术性是相当高超的,表现了一个伟人的魄力与策略。事件发生的当时,毛泽东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亲率部队把攻打茶陵的一团接回井冈山,稳住部队的情绪,摸准事件的真相。在证据确凿、事实清楚的基础上,毛泽东主持在砻市召开前委会议,讨论了如何处理革命队伍中的叛徒,并果断决定:召开干部大会,公开揭露、宣布陈浩等人的叛变罪行,以教育我们的部队。在砻市干部大会上,根据前委的决定,毛泽东总结了部队攻打茶陵的经验教训,当众宣读了陈浩等人的十大罪状。其中一条是:阴谋叛变投降方鼎英。然后,毛泽东问大家:“大家说,对于陈浩、韩壮剑、徐庶该怎么办?”接着,按照大家的意见,将陈浩等人捆绑起来带走处决了。尔后,毛泽东又宣布了新任命团长、党代表,参谋长的名单。毛泽东对这一军内重大案件断然处理的重大举措,对谭政的教育与影响是相当大的,这对后来谭政处理某些重大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启迪作用。

1929年的一天。一个被五花大绑的青年军官,被士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