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笫だ�男判摹!碧氛�闷诖�哪抗饽�幼糯蠹遥�霉�稀⒓嵋愕挠锏魉怠L氛��币蔡傅搅巳绾卧谙�鸬腥说恼蕉分校�逃�揖�刚皆迸嘌�帕颊蕉纷鞣绲任侍狻�5 月上旬,中共中央东北局局委会议在东北局会议室郑重举行。局委成员(常委五人:林彪、彭真、罗荣桓、陈云、高岗)除常委罗荣桓在苏联治病外(左肾肿瘤,作切除手术),其他成员均出席会议。

作为局委委员的谭政自然也参加了会议。东北局的这次会议,主要是根据中共中央1947年2 月1 日由毛泽东起草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精神,结合此时东北的战局情况召开的。中共中央的“二一”指示强调:目前各方面情况显示,中国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即是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阶段。现在是它的前夜。我党的任务是为争取这一高潮的到来及其胜利而斗争。①此时的东北战局是: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后,东北国民党军队虽然受到了很大打击,但敌人在1947年4 月份采取了征兵、改编地方部队等措施,其东北兵力仍然保持着七个军二十三个师的番号,连同其直属部队、特种部队,共有正规军三十六万余人,地方武装十二万余人,控制着东北二十八万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包括七十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我南、北满地区仍然处在被分割的状态。敌人企图利用现有的四十八万兵力,依靠其优势的装备,以“内线作战,机动防御”的作战方针,控制其东北全部占领区,并伺机集中兵力,向我南满地区发起局部性的战役进攻。但实际上,由于敌人兵力不足和分散守备的结果,其整个防御体系已呈现出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等弱点。东北我军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后,得到了后备兵团的及时补充,保证了主力的满员,在连获胜利的条件下,从大量敌人的缴获物中,改善了我军的装备。到1947年5 月,东北我军已发展到拥有五个纵队(相当于军)十一个独立师、四个旅、十二个骑兵团、四个炮兵团等二十四万人的野战主力,地方武装二十二万人,共约四十六万人。此时东北我军虽然在数量上略少于敌人,但由于我们党在农村发动群众进行土改,“煮夹生饭”

运动和剿匪工作等已接近完成,城乡生产、军工生产都获发展,农民热烈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尤其是我军各部队不断深化的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有威力,己使东北我军具备了向东北敌军发起强大攻势的能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结合东北战局的具体情况,在谭政的积极建议下,东北局在哈尔滨于1947年5 月上旬召开了这次局委会议,并于5 月5 日作出并讨论通过了《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史称“五五”决议),并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下达。

东北局“五五”决议在明确指出目前东北形势的新特点“即是在军事上敌人不得不从进攻转入防御,而我军则从防御逐渐转入反攻”、果断提出东北我党我军的新任务即是“积极组织力量,全力准备大反攻”以外,还格外强调,为胜利完成任务,我军前方的任务,就是继续加强主力部队,提高战斗力,研究作战经验,研究战术,利用战斗间隙练兵,上下级普遍开展立功运动,加强政治工作,提高指战员政治觉悟,改善群众纪律,以使主力部队能英勇善战,大量歼灭敌人。

讨论“五五”决议的东北局局委会议开始了。

谭政在几个局委成员发言后,开始了他的发言。

“这个决议对目前东北敌我双方状态的分析是正确的。我认为,东北我党政军各方在贯彻‘七七’决议以后,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由于我们的努力,可以说,目前我们已基本上完成了‘七七’决议所规定的任务,已基本上克服了当时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并已初步建立起了我们的东北农村根据地,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我认为,这个决议对目前我党在东北任务的规定也是适宜的。我们目前反攻任务的规定,与中央的‘二一’指示精神也是吻合的。”谭政高度评价了“五五”决议的正确性。

谭政停顿了片刻,又继续说道:“还有一点,决议把前方部队的政治工作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高度,我是十分赞成的。确实,部队的政治工作对于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其作用是不能低估的,这一点是我军明显优于敌军的地方,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优势。”

5 月5 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会议,最后以顺利通过《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而落下帷幕。根据“五五”决议,为从根本上扭转东北战场形势,结束东北解放区被分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