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从根本上讲,是穆罕默德王子与瓦利德王子把我们当成了一股势力,认为我们有值得拉拢的价值。当然,通过在也门的战斗,我们已经跟两位王子建立起了必要的信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那么,接下来呢?或者说,只是依靠这种关系,我们能够走多远,能够抗衡强大的‘军火托斯拉’吗?”

这下,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其实,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瑟琳娜接过了王栋的话,说道,“别的不说,两个王子为什么选择我们?要知道,就算拿下这份合同,d&f也只是一家小公司,远远比不上那些军火巨头。”

第199章 新时代

瑟琳娜的这番话说到了关键上。

虽然沙特富得流油,但是根本不是大国,连强国都算不上。

数十年来,沙特当局一直奉行跟所有大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基本政策,在军事贸易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不管是大肆从美国与欧洲国家采购军火,还是花大价钱从华夏购买军火,乃至以军事援助的方式为友好国家购买俄罗斯的军火,在本质上都一样,通过军事贸易跟大国,特别是安理会五常保持友好关系。

那么,沙特为什么要从没有任何背景的d&f公司购买军火?

只是因为王栋他们很厉害?

真要这么认为,那就是自大狂。

其实,这也是王栋始终没想明白的问题。

“你们平时都不看新闻吗?”高峻打破沉默,说这话的时候还眨了眨眼睛,一副万分惊讶的样子。

王栋朝他看了过去,没有多说什么。

“等等!”高峻压了压手,起身离开了饭桌。

这家伙,在卖什么关子?

不多时,高峻带着一个笔记本计算机返回。

计算机已经跟电视连接,他没有多做解释,调出了一条几天前的新闻,而且不是什么重大新闻。

经过多次试探性开采后,华夏在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开采平台实现了稳定生产。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该平台总产气量达到一千二百万立方米,日均四十万立方米,最高日产量达到八十五万立方米。

乐观估计,华夏能在五年内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开采。

这条新闻,跟沙特有什么关系?

王栋眉头紧锁,目光转向高峻。

“怎么,你们没有看出这条新闻的意义?”

“直接点,别绕弯子。”穆沙拉夫提醒了高峻,他更了解王栋,知道王栋不喜欢别人卖关子。

“如果这条报道属实,沙特等产油国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

“为什么?”王栋问了一句。

“可燃冰将取代石油,至少在很多领域能够取代石油。”

王栋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顿时凝重了许多。

“可燃冰的储量是其他化石能源总储量的两倍多,全球范围内,可开采可燃冰能够供人类使用两百年。此外,跟石油相比,可燃冰算得上是清洁能源。只要实现商业化开采,油价必然一落千丈。”

“没这么简单。”瑟琳娜说了一句。

“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油价也不会一下跌到谷底。只不过,华夏掌握了可燃冰的商业开采技术之后,以沙特等海湾国家为首的产油国对石油的定价权,也就是影响油价走势的能力必然会再次削弱。”

“再次?”罗清朝高峻看了过去。

“上一次是美国。”

“这跟美国又有什么关系?”穆沙拉夫明显有点晕了。

“页岩油。”

“具体点。”王栋长出口气,他已经明白过来,只是其他人未必搞清楚了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高峻没多废话,用尽量简单的言辞做了说明。

在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油价一路走低,十多年来始终没有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不是说因为经济低迷导致主要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降低,更不是因为主要产油国不肯减产,而是美国掌握了页岩油开采技术,而且通过开采页岩油实现了自给自足,由纯进口国变为纯出口国。

关键不是美国不再需要进口石油。

掌握了开采页岩油的技术之后,美国获得了石油的定价权,准确的说是给国际油价设定了天花板。

道理也很简单,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决定国际油价的最高点。

只是,美国大搞页岩油,并不是为了解决能源进口的问题,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