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可是……”

“还有,你是我的兄弟。”王栋笑了笑,说道,“我们有句俗话,叫‘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不但是我的朋友,还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你认为,我会让你一个人去赴汤蹈火?”

“其他人……”

“跟我一样,谢初越他们也把你当成兄弟看待,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大家都是你的亲人。”

“兄弟……”

“是兄弟,就不要跟我客气。”

穆沙拉夫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这时,外面传来了直升机的轰鸣声。

不是送王栋他们去一号营地的直升机,而是一架从西南方向飞来的直升机,已经到了基地上空,正在降落。

直升机送来的不是人员,是武器装备。

王栋与穆沙拉夫赶过去的时候,侯赛因少校,以及基地的指挥官已经赶到,几名士兵正在卸货。

送来的,正是沙特无偿援助给巴基斯坦的df762系列枪械。

八十支df762n步枪,十二挺df762nm机枪与八支df762nz狙击步枪,还有数万发配套枪弹。

当然,全都是d&f公司生产的“黑头弹”与“白头弹”。

卸下全部货物后,直升机就飞走了。

此时,穆沙拉夫已经让侯赛因把中队的官兵叫了过来,开始分配武器,好让特种兵尽快掌握这些枪械。

还好,基地有一座射击场,而且基地指挥官也是穆沙拉夫的老朋友。

两个小时,足够四十名特种兵掌握df762的基本使用方法,并且通过实弹射击了解有效射程范围内的弹道分布。

与此同时,三架mi…172完成了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因为每架mi…172要把二十多名全副武装的战士送往海拔三千五百米的一号营地,所以得尽量减轻起飞重量,比如拆掉所有的座椅、取下防弹钢板、两侧的短翼,只加注往返飞行的燃料。

此外,所有人员只携带武器弹药,以及三天的口粮。

其他的东西,全都留下。

即便如此,飞行员也没有足够的把握,因为mi…172在空载时的最大升限仅4000米,装上二十多名官兵,很难达到3500米。

只是,六名飞行员没有一个退缩。

不是胆子大,而是为了营救哨所里的边防部队官兵。

第240章 山路崎岖

一号营地在雪线下方,其实就是山腰上一块面积大约五百平方米的平台。

不是什么登山者营地,而是军事营地。

说是营地,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是平整了地面,能让直升机起降,主要为上下山的边防官兵提供临时落脚的地方。

费了好大的劲,直升机才飞上平台。

三架直升机没有停留,在放下人员之后立即飞走了。

从这里开始就只能徒步前行。

此时,王栋才明白,为什么不能走“血泪小道”。

一号营地在卡吉尔山口西北,得翻过前面那座山峰,而条件较好的“血泪小道”从南面绕过山峰。

南面是印控区。

在一号营地就能清楚的看到,印军在面向“血泪小道”一侧的山坡上修建了哨所,还有很多看上去像是机枪堡垒的阵地。

因为印军哨所的地势稍微高一点,所以能够有效的压制“血泪小道”。

反过来,在巴控区这边,却没有这么理想的条件。

距离不到两千米,别说是狙击手,只需要部署几挺重机枪就能封锁“血泪小道”,让巴军有去无回。

“殉难者小道”在山峰另外一侧,避开了印军哨所。

只是,条件极为恶劣。

按照穆沙拉夫的说法,当年的卡吉尔山口炮战中,因为“血泪小道”被印军封锁,为了向山上的哨所运送弹药与事务,工程兵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巨大风险开辟了这条小道,十多名官兵为国殉难。

炮战结束后,巴基斯坦军方在此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

“殉难者小道”也由此得名。

与“血泪小道”相比,“殉难者小道”要翻越三处隘口,坡度极为陡峭,路面的落差也更大。

其中被巴军称为“暴风口”的隘口,海拔高度为五千一百米,超过了雪线。

即便在盛夏,“暴风口”的积雪也不会融化。

与积雪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