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 (第1/4页)

当然,印军做出这个判断也有一点道理。

什么道理?

在克什米尔突击的都是山地部队,而山地部队几乎都是步兵,因此就算打到查谟,也很难对查谟构成威胁。

用步兵攻打印军在克什米尔的第一军事重镇?

显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也正在如此,在搞清楚情况之前,印军并没有阻止克什米尔地区的山地部队向斯利那加汇集。

不管怎么说,守住斯利那加比守住几条山谷重要得多。

只要守住了斯利那加,什么都好说。

其实,印军还一度认为,巴军想以偷袭的方式攻占斯利那加,派遣装甲部队攻打查谟都只是佯攻。

为啥?

斯利那加在印控克什米尔的中心地区,只要攻占了斯利那加,就能够迅速扫荡除了查谟之外的其他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如果巴军觉得无法打下查谟,就有可能以斯利那加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其实,印军的这些判断都没有错。

关键就是,巴军的突击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完全打乱了印军的作战部署,让印军根本来不及调整部署。

可见,这就是突击速度的重要性。

只是,巴军并没有就此停下。

当天上午,巴军的主力部队登场。

同样是一支装甲部队,不过不是来自锡亚尔科特,而是来自杰赫勒姆,也就是查谟西面的巴基斯坦边境重镇。

到此,攻打查谟的作战行动才算真正开始。

第601章 快速突击

这支部队有12个旅,兵力超过5万。

只是,作战部队只有4个旅,一个装甲旅,一个机械化步兵旅与两个步兵旅,而另外8个旅都是支援部队,其中4个是工程旅,另外4个是后勤保障旅,其使命都是为作战部队提供支持。

当然,关键就是第17装甲旅。

这个旅是巴基斯坦陆军的王牌部队,第一个装备“哈立德2”型主战坦克,而且是加强旅。

在炮兵的支援下,该旅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突破了印军的边境防线。

其实,就是一座边防哨所,驻守该地的印军只有一个步兵连。

随后,该旅就沿着印军的边境公路,准确说是边境线推进。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即从后勤保障考虑,必须控制印度的边境公路,不然运输车辆就无法跟上。

沿途,遇到了一些抵抗,不过算不上猛烈。

因为没有料到巴军会从这个方向发动进攻,更没想到巴军会出现在身后,所以沿途的印军都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

一直到中午,巴军才在查谟西面大约40千米处遇到了真正的抵抗。

一个印军的装甲营出现在了前方。

对印军来说,这个反应速度已经算是非常快的了。

只是,这场战斗没有任何悬念。

为啥?

印军装甲营的主力是t72m1,而且是最老旧的一批,名义上做了改进,不过战斗力根本算不上强大。

事实上,很多坦克甚至没有披挂反应装甲。

为啥?

t72的发动机本来就很差,在高原地区活动就更有问题,因此印军装甲兵很少为坦克披挂反应装甲。

更要命的是,这些t72m1没有配备多少穿甲弹。

当然,就算有穿甲弹,对“哈立德2”的威胁也是微乎其微。

战斗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20多辆t72m1全部被摧毁,其中至少有8辆是被印军坦克兵抛弃。

没有一辆“哈立德2”被摧毁。

唯一在战斗中受损的一辆“哈立德2”还是被己方的一辆坦克打出的破甲弹击中,不过在当天傍晚就修好了。

傍晚,巴军突击部队已经杀到了查谟城外。

一个白天,这支装甲部队就突击了差不多100千米。

这个速度,足够让印军感到震惊了。

当然,这支装甲部队也足够强大。

虽然在查谟,还有一个印军的装甲旅,但是该旅的主战装备依然是t72m1,而且状态非常糟糕。

其实,下午被歼灭的那个印军装甲营就来自该旅。

面对巴基斯坦陆军的王牌部队,印军装甲部队连出城作战的勇气都没有。

当时,印军装甲部队直接退入了城区,而且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