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

三零六的女生们都害臊了,齐清诺也笑。

说完了废话就该说作品了,杨景行介绍:“这首曲子是为三零六写的,创作的主要基础就是我对她们的了解和认识,她们是一个积极而快乐的团体,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生活……”

一个老教授问:“你自己不是有个四零二吗?”

杨景行不好意思:“四零二,我是负责人,一盘散沙,好多人几个月没见了。”

有老师还不了解:“你这个署名四零二是什么意思?”

贺宏垂知道:“那是两个意思,四零二就是他!”

副院长鼓励杨景行:“继续说。”

杨景行继续:“三零六的成员和她们的音乐都让我感动……”

女生们很镇定,没被恶心得吐出来,都继续认真严肃地听杨景行说下去。

介绍完了创作背景后,杨景行就开始说作品本身。这可以说是一首交响体的作品,虽然只有一个乐章,但是也能分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虽然这其中的过程比较错综复杂。

说到这里,老师们就都翻看谱子来看了,然后开始发问了。诸如为什么会有平行五度啊?这个主题或者动机之后是什么乐器展开的啊?

搞得跟毕业答辩似的,老师们的问题和评语越来越多,大多是表扬兴致的,也有质疑的,总之是都表现出了专业素质。齐清诺也偶尔回答,她对乐曲的熟悉理解程度现在仅次于杨景行,很多地方根本不用看谱子就能讲解出来。

那些教器乐的老师们也关心一下演奏技巧方面的东西,问杨景行写作的时候是不是得到了自己学生的支持啊。

不愧是两个强强联合的高材生,面对十几个老师的提问都能对答如流。

………【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餐】………

三零六教室里的气氛比较热烈,老师们浅尝辄止地分析了一下曲谱,东看一句西瞧一段,把几个主题挑出来对比一下。

六十多岁的冯教授先等不及了,叫柴丽甜把那一段笛子主旋律吹一遍。柴丽甜很快地把谱子翻到自己的主角部分,再看两眼。其他人也都翻开同样的页数,齐清诺把双排键谱架上的曲谱用力折叠一下,和柴丽甜默契地对了个眼神后,用双排键帮忙引入。

笛子这一段旋律是清新婉转的,柴丽甜表现得挺熟悉,线条吹得比较流畅,只是对杨景行在谱子中标注的滑音和气震音没有很好的诠释。

冯教授只让学生吹了一分钟就叫停,然后给她说一下要点,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冯教授教学的时候也尊重曲子作者的意见,杨景行当然说老教授都是对的。

老师们都说这一段很好,旋律很美,对笛子的表现技巧也体现得充分,而且看和声也都做得不错。

詹教授等不及了,让邵芳洁和刘思蔓也来一段二胡主旋律,并规定刘思蔓拉二胡一,邵芳洁和声。就技巧上来说,刘思蔓似乎比邵芳洁是高端一点。

二胡这一段应该是全曲最有气势的一部分,而且是那种略感悲壮的气势。这一部分节奏上并不强烈,完全是靠精彩的旋律跟和声撑起来的。龚晓玲也说过,整个谱子中她最欣赏的几个乐句乐段有一半在这一部分。

没马上开始,齐清诺安排:“都准备一下,从六十五页……”

女生们赶快商量讨论一下,贺宏垂干脆决定自己来当指挥,杨景行去给高翩翩和于菲菲说一下要注意的地方,老师们则先看谱子感受一下。

也只准备了几分钟,从上一段古筝后的过度开始,先是双排键模仿小号配合架子鼓的小军鼓,但是都比较轻缓,琵琶切入,古筝切入,扬琴切入……

配角们都登场了,用模进感觉的和声在半分钟内营造了一个踏实但是很低调的基础后,主角登场。

到底是第一次,前面配角们就比较乱,而刘思蔓二胡一号的登场又明显过分地想要突出效果,用力过猛,导致节拍一下乱了方寸。

刘思蔓自己也发现了,在跟进来的邵芳洁的配合下努力调整。忽略掉这完全失败的一小段,几个演奏者在贺宏垂的指挥下继续踉踉跄跄的在铺子上前进。

柴丽甜和蔡菲旋在这一部分完全是空闲的。年晴的任务也很简单,只用底鼓踩一个几乎从头到尾重复的节奏。郭菱和于菲菲比年晴忙一点,有几段要当主要配角。王蕊和高翩翩的的任务稍微重一点,和声主要是她们带动,尤其是几次模进,都有和主角分庭抗礼的感觉了……

虽然第一次的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