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 (第1/4页)

连蔓儿想的不错,那之后,但凡村里哪家有大事发生,或是找人做见证、或是要找人给说和、调理事情,就会有人来请连守信。在那种场合,连守信是和里正、几位村老平起平坐,甚至他的话,比里正他们的还管用。

地瓜卖掉了将近一半,其余的也要安排。

一家人挑出一百斤上好的地瓜,套了小牛车。送到济生堂。

王幼恒不肯收这么多,后来又说要给钱,都被连蔓儿一家给拒绝了。

“幼恒哥,这个不是给你的。这是我们送给王太医的。”连蔓儿就道,“幼恒哥。这些地瓜,你们吃也行,留一些做种也行。要是不留着做种,那明年就跟我们打个招呼,我家生地瓜秧子的时候,给你带出来。”

王幼恒家也有田地。这地瓜自然也是要种上一些的。

除了王幼恒家,她们还准备出来一份,送去了吴家兴家。给吴家的不多,就两篮子。连守信跟吴玉贵说好了,等明年,他们要多少地瓜秧子,尽管来家里拿。

“他姥爷那,咱也不能忘了。”连守信就提醒张氏。

“嗯,我都想好了。这东西,咱也别捎来捎去的了,等啥时候他大舅他们赶集过来,再把地瓜给他们。明年的地瓜秧子,咱给他们多预备点出来。”张氏就道。

连蔓儿在旁边点头,张青山所在的靠山屯,挨着大山,山地多,种别的作物出产很少,但是种地瓜,却正合适。

“还有送上房他爷、他奶的,咱给收拾出来,一会就送过去吧。”张氏又道。

大个的地瓜都要留明年开春生地瓜秧子,那些小个的地瓜,虽然个头小,味道一点也不差,甚至比大个的更水灵好吃。

张氏就带着连蔓儿、连枝儿、五郎和小七挑拣了半天。

“给上房送两篮子吧,他爷、他奶,在加上上房一家子,大家伙都尝尝。……再把这两篮子也提回去,春柱媳妇那,还有跟咱家走的近的这几家,每家也送点,不多,就是大家伙都尝尝。”张氏一一分派着。

这天傍晚,连守信、张氏、连蔓儿、连枝儿、五郎和小七从铺子里出来,往老宅来。一路上,将该送的都送了,最后,就提着两篮子地瓜进了老宅的大门。

一家人就都到上房来。

“爹、娘,这地瓜给咱大家伙尝尝。”连守信将两篮子地瓜放在地上,就对连老爷子和周氏说道。

“挺金贵的东西,不是还留着做种吗,拿两个来,尝尝味就行了,干啥一下子拿来这老些?”连老爷子就道,一边招呼连守信上炕坐。

周氏、连秀儿都在炕里坐着,见他们进来了,脸上就有些不自然,却也没说什么。古氏和蒋氏坐在炕沿上,连守仁、连守义都在地下的长凳上坐着。

连守信就走过去,在连老爷子身边坐了,张氏不好就出门,也带着几个孩子在炕沿上坐了。

“都上炕里坐着,蔓儿,小七,脱鞋,上炕里坐着。”连老爷子略微往前倾着身子,招呼道。

连蔓儿笑了笑,只把屁股往炕里挪了挪。

“老四,你这回这事办的敞亮,爹都跟着你借光。这两天,爹下地干啥的,那不认识的人,大老远的都跟爹打招呼。”连老爷子颇有些感慨地道。

“以前,爹还总提你担着心,怕你一个分出去,这周到不周到的,让大家伙讲究。现在爹放心了。老四,你能顶起这灶坑门,这门户你这就算正经地撑起来了。爹替你高兴。”

“爹,看你说的。我一个庄稼人,也没啥心思,我这也就是凭良心办事。”连守信道。

“老四,你那金玉米,还有这个地瓜,这钱让你挣老了吧。”连守义坐在凳子上,开口问道,“老四啊,你看咱这一家这样,你咋地你也得拉扯一把,哪怕你吃肉,我们跟着你喝汤那。”

“啥吃肉喝汤地,你跟你兄弟咋说话那,老实待着,别又犯浑。”连老爷子立刻斥道。

“爹,我们这是挣了点钱,差不多也填在那块地上了。……这地瓜,我打算明年生地瓜秧子,给咱家的份,我到时候给带出来。玉米要是能让咱种,这种子,我也都给预备好了。”

连守信这是向连老爷子许诺了明年春耕的地瓜秧和玉米种子。

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别的人家未必能抢到地瓜秧和玉米种子。

“行,老四,这事爹就不跟你客气。到时候该多少钱,爹都算给你。”连老爷子道。

“爹,这个我们不要钱。”连守信就道。

“你那个……明天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