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位弟兄跟随四军精锐三十六团的弟兄们去打汀泗桥,完全是因为三十六团没有工兵协助渡河,左想右想觉得不保险才调我们三十个工兵去的,往事不堪回首啊……

我真遗憾,眼前这么多优秀的新兵,只能留给我军各师和友军主力部队受益了!教官,学生请您帮帮忙,看这两三千人中有没有懂医术会养马会修枪械火炮的专业人才?学生拜托了!”

对面站立的五个棒小伙听了安毅的话,大失所望。

这五人都是长沙各校品学兼优的优秀党员,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意志,体魄健壮还能舞文弄墨能说会道,就是没有一个会看病会修枪的,虽然忍辱负重去养马也行,但是与迫切踏上战场建功立业等等心中的远大理想相去也太远了!

这下,涂志远的脑袋也大了,这次好不容易碰上绝好机会,选了又选挑出五个最优秀的年轻党员,希望进入闻名全军的安毅模范营之后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把革命的火种传播到这个名声越来越大的模范营最后形成燎原之势,没想到事情突然变化弄了个措手不及,这可怎么向对此寄予厚望的组织上交代啊?可眼下的情况已经如此,由不得他做主,涂志远只能哈哈一笑,尽量满足安毅的要求,暗暗下定决心通过其他途径来争取这个游走于左右阵营边沿的安毅。

走向新兵中的涂志远很快就释怀了,这一瞬他已经想到了对策,并且相信此后仍有很多的机会来争取闻名全军的模范营,只要他待在这个位置上总有机会,步步高升的安毅不可能不需要补充兵员。

于是,涂志远在几个部下的高效配合中,很快找出了十三名会养马的农村小伙,一名祖祖辈辈都是乡间郎中的小中医,还有四位原来干过机修学徒的年轻人。

涂志远低声吩咐副手先别把人交给安毅,他在人群中悄悄招来刚才那五名棒小伙,和气地征求他们的意见,并鼓励他们勇敢地迎接挑战和考验,谁知五个平时十分优秀的年轻人全都低下脑袋闭上嘴巴,谁都不愿意去没有发展前途的工兵营。

在好脾气的涂志远耐心动员下,名叫李霄龙的二十一岁小伙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抬起脑袋,无比悲壮地对涂志远用力点点头。

涂志远大大地松了口气,领着虎虎生气的李霄龙再让副手挑出四个养马的青年,最后将一群没几个长得好看的另类全都集中在一起送到安毅面前。

安毅千恩万谢感激不已,吩咐三个满腹疑'惑'的教导员把人给领回去,和胡子一起与涂志远说了会儿话便敬礼告别。

率先回到营地的安毅悄悄找到尹继南耳语一番,看到三个满脸疑'惑'的教导员走进营部喋喋不休询问为何有人不招?安毅板起脸一顿臭骂,郑重地命令在这一问题上所有人都得闭上鸟嘴,也不说明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就吩咐开饭。

刚走出营部门口,就看到师部的传令官打马进营,神'色'急切。安毅不敢怠慢,领着胡子和尹继南大步迎了上去。

第一一〇章 受益无穷的实战观摩

第一一章受益无穷的实战观摩

听完传令官的命令传达,安毅大喜若狂,立刻让胡子和尹继南召集各连连长、连副,营部枪炮排和一二三排的五个排长,命令一连教导员黄应武负责与各连教导员、各班排长留在驻地警戒,全营十四名军官骑着大大小小的马匹跟随师部传令官奔赴前线师部设下的观摩点,在师部长官和参谋人员的指导下观摩实战。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疾驰,传令官将安毅一行带到二师巧妙设置在第四军与第七军阵地后方的彭家塘右侧一带矮山的山坳处,二师的三个主力团全部隐蔽在矮山周围的凹地里严阵以待,随时等候召唤。

这个极其隐秘、位置得天独厚的观摩点比设在横沟桥的前线指挥部突出二点五公里,距离左前方第四军主力攻击的贺胜桥主阵地四点八公里,距离右前方的第七军主阵地仅三点六公里,利用望远镜基本能将东西扩展十二公里、南北纵深七公里的战场尽收眼底。

安毅到达六十余米高的矮山后面,立刻吩咐弟兄们下马,对责备自己带来这么多弟兄的传令官呵呵直笑,从兜里掏出两包“哈德门”连同一盒火柴恭敬送上,并保证说要是长官责备自己硬着头皮顶上就是。

传令官收下香烟火柴摇摇头,指指矮山上方六十余米宽的观察点转身去忙别的了,跟随而来的六个连副、指导员和五个排长对安毅感激不已,心里明白要不是营长执意带自己前来观战,恐怕就失去这个目睹十几万大军决战的天大机会了。

安毅将爱马小黑驹拴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