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部分 (第1/4页)

Π镏��模�蕹ヌ峁┲肿拥鹊龋�讶�叵缜锥几咝嘶盗耍�伤�鞘枪�竦嘲。『臀颐�'共产'党势不两立啊!这么一来,咱们的工作可怎么做啊?”老廖愁得蹲下身来。

贺军长深深吸了口气,扶起老廖和气地说道:“别担心,老哥,既然这样,就让我找个时间去会一会张弘栾吧,我倒要看他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段德昌摇头苦笑道:“看到了吧,典型的模范营精神,一定是安毅在背后作怪,听传言四十四军第二师师长卫扬鑫原本就是安毅独立师的教导团大队长,四川籍的四十四军副军长邓斌是安毅的特种大队队副,第二师营以上干部全都来自于独立师或者老南昌士官基地,看来,这个传言是真的了!这个安毅,果然是'奸'诈无比啊!”

第五二四章 微妙的调整

第五二四章微妙的调整

七月中旬,上苍也许是不忍看到西北大地生灵涂炭的惨景,连续三日的大范围降雨过后接着又是三日小雨,半个北中国的旱情得到缓解,无数的灾民看到丝丝生存下去的希望,荒芜半年的土地上再次出现辛勤劳作的人们,争分夺秒地抢种,渴望在秋收之时能略有收获。

戴季陶被任命为全国赈灾安置委员会主任,安毅升任新成立的宜昌行营主任,仍兼任赈灾安置委员会副主任一职,外界看来,中央派出德高望重、在国内和党内深具影响力的戴季陶出马担纲赈灾,表明了中央赈灾的决心和力度大大加强,安毅作为一员武将转任宜昌行营主任仍兼任赈灾之职,也算是相得益彰,并非是被降职而是升职了,因为蒋总司令的心腹大将何应钦、刘峙等人先后晋升到军政大权一把抓的行营主任职务,年纪轻轻的安毅晋升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宜昌行营主任一职,其职权覆盖了湘鄂川三省地区,可谓功成名就,春风得意了。

然而,戴季陶和安毅心里非常清楚蒋总司令如此安排的真实用意,首先是利用安毅与鄂西各驻军、湘西四十四军、黔西石珍部的良好关系,坐镇湘鄂川三省交界之地宜昌,控制和指导这些日渐壮大的归顺中央不久的地方军阀,不要再出现北方地区分分合合的混'乱'局面,以确保中央对湖南、湖北地区的实际领导,为刚刚到任的各级地方'政府'官员赢得一个宝贵的施政时间。

其次,安毅继续兼任赈灾安置委员会副主任一职,有利于赈灾工作的延续,对湘鄂军民和西北灾民人心的稳定继续发挥作用。

但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戴季陶并不知道,新设立的宜昌行营的主要工作并非是赈灾安置,而是对湘鄂川地区的一切军事行动进行指挥和策划,所有的军事行动又围绕着两个中心进行,第一为堂而皇之的剿匪,第二却是负责策划和实施极为秘密的向四川悄然渗透、步步蚕食的军事行动。

七月十九日,完成了占领巴东、稳定黔西和控制川湘边境三个偏僻山区县的第一阶段任务,安毅悄然回到南京,向蒋总司令和军委有数的几位大员述职,蒋总司令的侧后仍然坐着默默无声的杨永泰,代理参谋总长朱培德、军政部长陈仪、参谋次长葛敬恩、即将兼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的陈果夫、党部副秘书长陈立夫五人也出席这个机要会议。

众人听完安毅简明清晰的总结报告,非常高兴,蒋总司令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陈仪欣赏地频频点头,只有大病初愈的朱培德始终脸带微笑,一派从容,在他心里,似乎没有安毅完不成的任务。

蒋介石和蔼地示意安毅坐下:“干得不错,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很多,特别是石珍部占据黔西、黔西北之后,能够迅速稳定十二个县的军心民心,欣然接受中央党部特派小组的监督指导,严密戒备之余,还能迅速整顿军队,严明军纪,很快站稳脚跟步步壮大,没有辜负中央的期望,证明你的指挥是正确而有效的,中央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谢校长!其实取得这些成绩,并非是学生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四十四军与黔西警备部队全体将士的功劳,再就是运气好,要不是滇军胡若愚等将领突然发动兵变,使得龙云匆匆撤离贵州返回云南平叛,学生和石珍将军就没有这么顺利地拿下黔西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四十四军张弘栾前辈和参谋长张存壮将军对石珍部的大力协助功不可没,正是张存壮将军率领麾下一万八千余将士压迫黔东北,李匆忙应付,无力西顾,进而被黔军二十五军残部翻盘成功,这才造成了眼下整个贵州的混'乱',黔西石珍将军才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进而迅速稳定黔西,站稳脚跟。回头细细一想,学生觉得自己很幸运,并非是学生有何过人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