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 (第1/4页)

队获得的荣誉和支持空前高涨,谁都知道电影《模范营》里的营长就是安毅,知道里面横刀立马的虎将就是如今的四十四师少将师长顾长风,知道电影里文质彬彬算无遗策的教导员就是如今的十六师中将师长尹继南,电影里的许多英勇将士都能在第五军团里找到真实的原型。

相比之下,宜昌行营没有第五军团的显赫,不单止知名度问题,连权利也都如此,按常规,宜昌行营是整个鄂西地区党政军最高机关,第五军团理应归属宜昌行营节制,更别提一边多来财源广进的宜昌警备司合部了二但是,由于宜昌的特殊性,肩负的秘密重任蒋总司令对安毅的宠信等等,使得宜昌行营沦为第五军团的配角、除了在党政,民政方面拥有决定权之外,宜昌行营根本无权调动第五军团以及直属军团新成立的长官部的各地警备部队,在未能展开正常征税的情况下,宜昌行营全靠中央那点可怜的经费艰难度日,要不是安毅在卸任行营主任之后,每月暗中补给贺国光和曾扩情五万经费,并将每月二十万元的地方建设资金交由贺国光处理,宜昌行营根本无法开展工作。

曾扩情心中对自己的师弟兼司乡安毅的最大意见正是这一点,财权!在军队指挥权方面,曾扩情和贺国光一样钦佩安毅的军事才华和王练手段,甚至第五军团的政治思想教育都让两人感到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唯独在财权方面安毅表现出的强硬姿态令两人无可奈何,多次向蒋总司令求情申诉都得不到支持,因此,两人也只能期盼美好的明天了。

而这个美好的明天,就是成功地将四,党政军权利收归中央,只有这样两人才会摆脱目前的窘境,成为主政一方的党国大员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此之前,只能默默nuli继续忍受,想尽一切办法倾尽所有心血,实现收回政权代表中央尽快入川的目的。

第五八〇章 西南大混战(一)

。 重庆的街道错落巷道崎瞅,延绵的房屋依辽像水,重重遁走,座座风格独特的陈旧吊楼居在凌厉的北风中吱嘎作响,冰冷的第一场冬雨激起凄迷而潮湿的白雾,茵茵袅袅笼罩全城,却挡不住市井街巷中声声“炒米糖开水”的吆喝声,颇有闲趣的夫小茶馆不见空置,每一座茶楼里的重庆人似乎三人即能成局,家事国事天下事议论纷纭喧哗户外,满街游走的担担面,麻辣小面和豌杂面随处可见。

十余年的战火,已经将本就豪迈坚韧的重庆人的神经熏陶得更为大条,数月来因军阀停战出现的难得安宁,似乎让整个重庆再次勃发生机。

重庆回水沟并非一条沟,而是一个地名,距离校场不远的刘公馆就坐落在这块难得的两平方公里的平地上。

刘公馆的正堂太师椅上,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他目光含蓄,阔唇紧闭,从容地注视着正堂左右椅子上的十余名军师和武将,倾听他们对南京中央政府最新态度的推测与评论二此人,就是目前四“军阔中兵力最多,最有影响力的一方霸主刘湘。

刘湘有个恢谐的外号叫“巴壁虎”因其当时据有重庆,巴县,壁让等地,而被军中及民间好事者冠以此雅号,他还有一个雅号叫做刘莽子”这个绰号倒不是说刘湘性格莽撞,而是指他在战事中的勇猛和敢于拼命。护法战争中,两部军队在内江发生激战,开始时拥护北洋政府的军队连连受挫,军心动摇,恰在此时身为旅长的刘湘主动请缨,率部反攻,率领手枪队如一把刀捅入对方阵营,对方阵脚大乱,战局由此转败为胜,刘湘也因此战威名远播,被护法滇军将领视为劲敌,却被北洋政府视之为虎将,刘湘也因其在打击护法革命军中的显赫战绩威名于世,并由此发迹,一步步成为“中军阀魁首,他本人及其武装也在十余年来瞬息万变,时敌时友,时友时敌的内战中左右投机,苦心钻营,利用合纵连横,先f后取等策略,击败一个个对手迅速壮大。

北伐战争发起之初,刘湘敏感地意识到北洋政府的灭亡指日可待,立即扔掉身上和脑袋上北洋政府授予的一个个官衔和乌纱帽,高声依附革命,声援北伐,获得国民政府授予的军长及四扑省军政府显要职务,开始用联合分化等手段,名正言顺地发起“讨逆”和“消灭军阔恢复民生一的四川内战,运用高人一筹的政治军事手段,击败老工司熊克武,以重组政权瓜分地盘为诱饵,联合刘成勋,刘文辉,赖心辉部,击败原本的老兄弟一军阔杨森,够锡侯,田颂尧等部,战事方停,刘湘再次与本家族叔刘文辉高调联合,消灭异己,最后巧妙收买损失惨重的各部势力,暗中拆刘文辉的台,致使整个内战打打停停连续三年,削弱一个个军阔势力的同时自身迅速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