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部分 (第1/4页)

“做得不错,看来你把你老丈人的商德学到了,你老丈人的慷慨义气是出了名的,希望你今后多支持广西的工商业发展,互通有无、携手共进,才是发展之道。”

“谢谢世叔提点!”

安毅点了点头,随即满是深意地问道:“对了,您老人家昨天不是还在福建漳州,和陈枢铭、蒋光鼎、陈友仁几位前辈共商大局吗?怎么也有空到柳州来?”

“咦!?你怎么知道的?是不是蒋介石告诉你的?”李济深立即警觉起来。

安毅笑了笑:“这几天小侄一直在川南,为组建叙府行营和叙府市'政府'领导班子忙得昏天黑地,哪里有功夫和蒋委员长联系?再说了,依照我们叔侄的关系,还有和十九路军上上下下的良好合作,这等机密情报,蒋委员长是不会告诉我的。小侄是从自己的渠道获得的消息,而且还知道中央委员黄复生先生,已于昨日下午秘密抵达香港,估计此刻正在与胡汉民先生举杯畅饮呢。”

李宗仁三人面面相觑,脸'色'一片凝重,随即齐齐望向李济深。

李济深显得非常震惊,如果蒋委员长派出的代表黄复生真的已经在香港与胡汉民见面,就预示着一直对福建独立持反对态度的胡汉民,很可能将会做出令李济深、陈枢铭这个联合'政府'更为不利的重大决定来。

“你的消息准确吗?”李济深忧虑地问道。

安毅点点头:“世叔认识复兴社里面的那个戴雨农吧?”

“你是说,贺贵严负责的军事调查统计局的副局长戴笠?”李济深终于明白过来。

安毅认真地回答:“是他,戴笠和小侄私交不错,今天上午他从香港给小侄发来个电报,请求小侄为他介绍香港保德公司的董事长陈彪,他想租用保德公司的货轮,运送一批物资到上海,顺便把见到黄复生先生的事情一起告诉小侄。世叔应该见过陈彪,就是香港最大的民间社团‘洪兴社’的老大,广州东郊林村的,当年小侄还在老丈人的泰昌商行做小伙计时,就与陈彪是工友,上个月他到叙府出席了博览会,我好好款待了他一番,还做成了几单生意。”

李济深长长一叹:“明白了!老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说说你的叙府行营吧,老蒋这次给你的好处不小嘛,还有汪兆铭,竟然力主通过叙府升级为市,是不是得到你的什么贿赂了?”

安毅笑嘻嘻地回答:“贿赂?那倒不至于……这次黄河大灾,小侄和川南各界的巨大贡献,中央'政府'不会看不到,再一个,中央'政府'还欠着小侄的一大笔钱逾期没还,不给小侄一些好处,他们担心小侄天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追债。”

众人哄笑声再起,心里却又是另一番感慨叙府升级为市和叙府行营的设立,并不像安毅说的这么简单,叙府升级为市倒也罢了,顶多也就是中央直辖的副省级待遇,唯一的好处就是刘湘、刘文辉之流今后没有任何借口染指叙府,安毅集团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管辖川南各县。但叙府行营的设立可就不同了,不但就此成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直辖的正部级军政权力机构,更意味着安毅再次获得蒋介石的信任,政治地位和军政权利再升一级,与各省省长或者'主席'平起平坐,一举迈入封疆大吏的行列,加上安毅手握中央军委参谋次长的实权,俨然成为中央'政府'和军队中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不再仅仅是有钱有地盘的割据军阀那么简单。

白崇禧摇动扇子,微微一笑:“安老弟不简单啊!仅仅数年时间,就闯出一片宽阔天地,可喜可贺!”

安毅连连摆手:“健生将军过奖了!其实安毅心里非常清楚,没有各位前辈的尊尊教诲,没有川湘滇黔各方盟友的鼎力支持,安毅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会获得今天的一切。论资历,安毅只是个小字辈;论功绩,在座的诸位都是国家统一之功臣,是中华民国新'政府'的缔造者;论实力,除了钱财之外,谁也不比安毅差。真要说安毅有何长处,也只是在经商方面先行一步,可是生逢'乱'世,不是钱多就活得滋润的,每每想起国家民族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处境,想起关外数千万华夏儿女,安毅就辗转反侧,忧心忡忡啊!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北有亡我之心不死日夜虎视眈眈的日寇,南有凶神恶煞数十年来不断蚕食分裂我国土的英帝国主义,说句难听点儿的话,要是这个时候打起内战,安毅麾下十几万部队转眼间恐怕就打光了,到时候哪里还有什么生存保障?当务之急,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壮大我军工、整肃我军队,尽一切努力加大我战争潜力和储备,才是正途啊!”

“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