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部分 (第1/4页)

上同意在西康建省,这个省'主席'也由自乾将军自行提名,如果他愿意让他兼任也行,但最好不要在我们未拿下四川之前,把个中内情告诉他。”

“学生明白。”安毅低声回答。

蒋介石拍拍安毅的肩膀:“还有件事,按照相关法律,你只能在中央执委和监察委员中选择一个,不能兼任。我的建议是,你最好就任中央执委,年底的全国政治会议上,将会对此做出表决,你对党国贡献极大,德才兼备,高风亮节,晋升中央执委担负更重要的职务,已经是军政两界上下形成的共识和愿望。中央执委要比监察委员权力大些,更能发挥你的才华,何况,你以中央执委的身份兼领川南、滇南两地军政最高首长之职权,对实现你雄大的工业振兴计划,会有更大的帮助。”

“感谢校长!学生定不负校长栽培,不负党国期望。”安毅低声表态。

“好!去吧,任重道远啊!”

炮舰在小雨中徐徐离岸,蒋介石在侍卫撑起的雨伞下,对逐渐模糊的安毅身影频频挥手,这一刻,他感到非常的充实和放心,他的学生安毅以最为令他惊讶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表现出毫无政治野心的坦'荡'胸怀。

蒋介石突然想,要是安毅不是在核心军政要员出席的重要会议上表明心迹,而是在私下里向他坦陈,他会不会放下心中的浓重猜疑,接受安毅?转念一想,蒋介石'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在昨晚那样紧急召开的会议上,安毅根本来不及多做思考,如果不是一片赤胆忠心,就不会有会上的慷慨陈词和无私奉献,也不会向所有与会者说出埋藏已久的痛苦和默默忍受的煎熬。正因为如此,安毅赢得了所有人包括何应钦、杨永泰这样的政敌的理解和钦佩,同时也重新赢得他蒋介石的信任和提拔。

蒋介石根本就不担心安毅会搞什么封闭割据的独立王国,从老南昌到宜昌,再从宜昌到如今的川南自流井地区,安毅每打下一个地方就全力以赴地苦心经营,一旦党国有需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苦心经营的成果拱手让出,知趣地寻找另一片荒芜之地,艰辛开拓,这样一个心怀国家民族的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堪当“伟大”二字,中国如果多几个安毅这样的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就会大大加快。

因此,深受感动的蒋介石根本不在意安毅在实现一个个理想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如何,因为最终的结果才是对所有手段和目的的最好检验,何况天资聪慧的安毅不管运用何种手段,都有其充分的理由,事实证明,他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做得更好,换成寻常人寻常手段,恐怕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总而言之,现在的蒋介石对安毅已经非常的满意和放心,接下来的就是给予更多的信任和器重,在各方面给予安毅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蒋介石甚至想到了四川这个远比洛阳和西安更具优势的大后方的未来,为了保证四川的完全收回,保证这个大后方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就必须保住安毅对川南地区的强有力的控制,如今整个川南地区对四川全省的影响已经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只有川南的带动和刺激作用,只有川南和湘西地区的战略屏障作用,才能使四川在未来不远的新时期实现稳定和快速的发展,这一点是谁也不能忽视的事实,也是中央'政府'赖以统治四川的基础,至少在未来数年之内,中央'政府'不能没有川南的鼎力支持,否则,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老南昌,安毅集团撤走以后,老南昌连表面繁荣都无法维系,税收巨降民心生怨,得不偿失啊!

波浪中起起伏伏快速南下的炮艇上,站在船头的安毅穿起舰长送来的雨衣,仍然默默伫立,遥望烟雨凄'迷'的前方。

副官长沈凤道和机要秘书赵伯翰静静伫立在安毅身后,和他一起在扑面的雨点中凝视前方。

由于天气的突然变化,为了保证安全,飞机无法起飞,必须赶到南昌行营出席重要会议的安毅,只能乘坐蒋介石紧急调来的海军炮舰赶路。

此时的安毅心'潮'澎湃,思绪也如同起伏浩淼的湖水一样,不停息地涌动着,昨晚做出的艰难选择,至今仍让他无法暂且忘却,但是似乎在伤心痛楚的同时,也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此去南昌,安毅将会正式卸下全国赈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重任,估计为了赈灾的后续事宜,名义上仍然保留个名头,但估计会变成虚职,不复此前的重要。此去南昌另有一个重要事务,就是前往老南昌最后的根据地,与老道、周崇安、孙小旺和许一尘这些志同道合的长者兄弟举行重要会议,之后老道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