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部分 (第1/4页)

车从四个方向杀入城中,来不及撤走的冀东自治军八百余众吓得扔下武器,脱下衣服,四散而逃,转眼间消失得干干净净。

五十一旅将士没有开一枪就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并将逃跑一空的自治军营房里的一切物资尽数没收,随即出动官兵安抚民众,各主力团摆出一副随时都会发起进攻的姿态来。

守在天津城外相距城关镇不到一公里的日军一个大队素来趾高气扬,对中***队的装备和战力不屑一顾,但此刻看到十七军将士与以往所见的中***队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和精良武器,吓得面无人'色',不敢做出任何过激的举动,更不敢派人到城镇里为他们一手扶持的冀东自治军撑腰。

面对武装到牙齿、杀气腾腾的第十七军将士,日军也有畏缩不前的时候,远远监视的宋哲元卫戍部队更不敢有丝毫举动,直到下午四点三十分,接到演习结束命令的五十一旅将士才大摇大摆向南撤退,紧张得全身是汗的日军和宋哲元的天津卫戍部队这才微微松了口气,同时心底里均恨不得把让自己丢够了脸面的第十七军上下戳骨扬灰。

第十七军实施的对抗演习,很好地检验了在突发情况下部队的反应速度和如何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发现了诸多隐患,找出了许多不足之处,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威慑了日寇和汉'奸'势力,使整个社会的风气为之大变。

英美各国得知演习顺利结束,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之后,无不暗自庆幸,随之放下心来。同时,通过这次十七军演习时日军的反应,各***事专家也清楚地看到了呲牙咧嘴、不断挑起事端的***驻屯军的真实实力和重重顾虑,纸老虎的形象非常适合于这支惹是生非的部队,对宋哲元、于学忠等人的步步退让感到好笑,也从中看到了蒋介石将第十七军派驻华北地区的深意。

演习顺利结束,整个华北地区各方势力无不为之动容,在***紧'逼'下步步退让的何应钦、宋哲元等人看到***人的怯弱表现,心底里有了一些触动,检讨自己以前是不是妥协得太过份了点儿?民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大涨我中华脸面和振奋全***民士气的第十七军,再次被各界爱国民众和学生们所传颂,惶惶不安的军政大员和名流士绅终于安静下来,开始对自己的前途和道路细细估量。

***方面出奇地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什么解释,只是默默地打量着突然变得陌生的十七军各部驻地,琢磨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何与身边这只猛虎相处。远在贵阳指挥追剿大军的蒋介石见好就收,给身在叙府的安毅发去密电,谆谆教诲一番,于是第十七军的重大军事演习并没有被新闻媒体和广播大肆宣传演习的目的已经顺利达到,剩下的就该是静静地等待了。

安毅能够安静下来,胡家林却再也无法过上平静的日子,演习消息传遍了华北,平津地区无数深受鼓舞的爱国青年齐刷刷涌向保定十七军军部所在地,各大高校学生会、各个社会团体组织的慰问团,络绎不绝,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达到了最高'潮':数以万计的爱国青年来到保定兵站大门口,高举锦旗标语,疾呼“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等口号,强烈要求加入第十七军,为国家民族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下胡家林、黄应武、杨冠等十七军将领为难了,***部和警卫团官兵盛情接待青年代表之后,痛快地满足了爱国青年参观军营、与将士们谈心的要求,可是在场的学生和各界青年人数众多,无法一一安排过来,顿时又出现了不少新问题。

安毅接到胡家林的告急电报,反复考虑之后,突然想出一套变通的办法,他致电胡家林,让他立即召见平津各高校的学生会负责人,提出司令部非常重视学生们的爱国精神,理解学生们体验军旅生活的强烈愿望,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入十七军各部队进行短期军事训练,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们的军事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们对军旅生活有个清楚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军训完成之后仍然要求入伍的学生,可在完成学业、或者学校同意之后获得优先待遇,优秀学员如果想进入军事院校继续深造,将获得第十七军司令部的***。

胡家林和黄应武将此意见转达给各高校老师和学生代表,立刻轰动了整个平津地区,数十所高校上到校长、下到学生都无比重视,均认为这是个最理想、最合符情理的解决办法。

老师们都很心疼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日寇不断进行全方位侵略、国家面临***之危险面前,老师们都能理解自己学生的满腔悲愤和报国愿望,而且第十七军司令部提出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