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部分 (第1/4页)

责为他们制定为期六个月的特训计划。”

安毅和张天翼口中所说的老金,就是两人的黄埔同窗,因为长得高大魁梧,声如洪钟,被安毅起了个绰号叫“黑瞎子”的朝鲜学员金洪默。

金洪默是在'共产'国际的介绍下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的,黄埔四期毕业之后,***北方局又保送金洪默分到了第四军十二师***团,担任直属工兵连中尉副连长。北伐打下武汉后不久,金洪默被调往***负责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担任入伍生工兵区队长。在校期间,他看到国共两党之间矛盾激化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如杜聿明等许多前三期师兄都被解除武装关押,不少人还被愤怒的***师兄弟、工人代表和新生们揪出来游街批斗,金洪默开始'迷''惑'了。

转眼间,高呼革命的汪精卫开始分共清党,***和***从此决裂,在上级领导例行检查思想工作的时候,'性'情直率的金洪默把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全都倾诉出来,结果换来领导的严厉批评,可金洪默是坦诚耿直的人,一气之下就说:既然这样,就把我送回我的祖国去吧,我的祖国天天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杀日寇都来不及,哪儿有时间吵架?

结果这小子被定'性'为立场发生严重动摇,以***员为骨干的部队没有一支愿意接收他。

时局巨变,身边的战友们陆续赶赴各部报道,金洪默等了七八天,上级似乎把他遗忘了,没人找他谈话,却等来了南昌***的枪声,武汉的汪精卫政权立刻开始抓捕***,金洪默被军校老教官偷偷告知在抓捕名单之列,让他赶快跑。

金洪默大惊之下,悄然混过江北,一路上扒火车走夜路,风餐'露'宿,足足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只身一人流窜到了丹东,依靠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和在黄埔军校学到的扎实军事技能,越过日军一道道***线,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回了朝鲜老家。已经被点燃的青春之火再也无法熄灭,不久后金洪默就将昔日好友悄悄组织起来,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两年不到成了朝鲜爱国武装“朝鲜抗日复国社”的小头目。

让金洪默意想不到的是,由于韩'奸'的告密,打出“朝鲜复国社”这块牌子的抵抗组织刚刚折腾了半年,就被***驻军重兵围剿,一百八十余人的团体杀出重围后只剩下十七人,受到全朝鲜通缉的金洪默不敢大意,带着十几个弟兄成功突围,逃进了东北境内,躲躲藏藏几个月混入了少帅麾下的长春守备团,没想到重新扛枪没几天,九一八事件发生了,排长金洪默领着自己的十几个小兄弟,在营长的率领下,悍不畏死地与杀进长春城的日寇对攻,最后在日寇优势兵力的夹击下,只能落荒而逃,再次沦落荒野。

五大三粗的金洪默是个粗中有细的汉子,在安毅带领的工兵二区队一帮弟兄中,他不算最聪明的,但是只要学会了就会很扎实,而且安毅对他的影响实在太大,困境中的金洪默经过不断的磨砺,越发成熟精明,很快判断形势,反复思考自己和弟兄们的未来。

半个月后,风声稍息,在大山里躲过一劫开始脱胎换骨的金洪默,率领弟兄们主动出击,收拢三十余名***东北的朝鲜族人和绝不屈服的落单东北军官兵,继续战斗,以丰富的军事知识和过硬的技能,不断袭击日伪军的马车运输车队,用游击战的方式,收拾巡逻的小股日军,多次成功暗杀日军官佐和投靠日寇、甘做走狗的韩'奸',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钱财给养,慢慢过上了富裕日子,队伍也很快发展到了两百余人,而且其中大半是朝鲜族青壮,在辽宁和吉林交界地区闯出了巨大名声。

正在金洪默执着地为总有一天会复国而拼命之时,中日长城战争打响,日寇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在大战发起之时出动大量日伪军,剿杀东北各地抗日武装,“手段恶劣、破坏极大的朝鲜复国社”武装属于重点清剿之列。

看到日伪军不像以往那样见好即收,而是咬在屁股后面死追不放,金洪默预感到大事不好,连忙带领部队向西转移,结果还是在日寇的不断追剿之下,屡屡受挫,最后领着八十余劫后余生的弟兄,逃到了辽西。

期间金洪默率部两次与杨九霄的部队不期而遇,但是都因相互防备,最终并没有走到一起。后来金洪默从报纸上看到安毅率部北上抗战的消息,惊喜万分,决定率部出关投奔自己在黄埔时的区队长,半路上却遇到了日寇的巡逻队,这一交火又被打到了北边,等他拐个大弯再度南下,三次朝阳战役已经打完,日军不断增兵辽西,安家军也逐渐南撤,金洪默率部两次冒死穿越日伪军防线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领着残存的三十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