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部分 (第1/4页)

中央***会议正副'主席',顾孟余为秘书长。(三)林森连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孔祥熙为行政院正副院长,孙科、叶楚伧为立法院正副院长,居正、覃振为司法院正副院长,戴传贤、钮永建为考试院正副院长,于右任、许崇智为监察院正副院长。

为期五天的“一中全会”落幕,“中央***会议”接踵召开,十二月十二日发表会议宣言,中央'政府'以及***出现了巨大调整,汪精卫集团受到蒋介石集团和孙科为首的党内第三方势力联合打压,丢失了中央'政府'各部门半数以上要职:

在上海***医院养伤的汪精卫虽然仍担任***总裁和***会议'主席'职务,但他兼任的行政院长一职却由蒋介石取代,兼任的外交部长一职则由蒋介石的亲密战友湖北省省长张群担任,其他各部主官分别为内政部长蒋作宾,财政部长孔祥熙,军政部长何应钦,海军部长陈绍宽,教育部长王世杰,实业部长吴鼎昌,交通部长顾孟余,铁道部长张嘉,蒙藏委员长黄慕松,侨务委员长陈树人,卫生署长刘瑞恒。

其中,只有交通部长顾孟余是汪精卫的亲信,汪精卫一怒之下,在病床上急召顾孟余,命令他辞去交通部长职务。

蒋介石的第二步行动紧随而至,在大会进行到最后一天,顺利通过中央***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名单:法制委员会主任李文范,内政委员会主任陈公博,外交委员会主任王正廷,财政委员会主任徐堪,经济委员会主任宋子文,教育委员会主任经亨颐,土地委员会主任陈果夫,交通委员会主任朱家骅。

通过八个委员会的充实,成功地把集中在某一部门、某一要员手中的权力削弱,中央'政府'各部至此形成了权力的相互平衡与相互制约。

会议公告内容中令人瞩目的一项是颁布国民'政府'令:任命宋哲元为河北省'主席'、任命张自忠为察哈尔省'主席'、任命萧振瀛为天津市长、任命商震为河南省'主席',设置豫皖绥靖公署,特派刘峙为公署主任。

刘峙担任这个豫皖绥靖公署主任,意义非同一般,刘峙执掌了河南、安徽两省的军政大权,不但对驻扎华北的中央军形成强有力的支持,还对摇摆不定的晋绥军形成监督和牵制。

至此,汪精卫集团被排挤到了中央管理层边沿,坚辛忍耐两年之久的蒋介石终于成功翻盘,完成最高***地位和权力的确立。

令安毅非常意外的是,蒋介石果断地把原属军政部行政管辖的海军和空军***出来,直接归于中央军事委员会统辖,隶属于行政院的军政部职能被大大削弱,只剩下对陆军部队的行政管辖权。

这一切充分表明,蒋介石对逐渐离心离德的何应钦非常失望,对何应钦主政华北三年的成绩和能力非常失望,从而下定决心削弱何应钦的权利,把统治权收归***。

陈绍宽的海军终于获得与陆军、空军平级的地位,深怀感激的陈绍宽受海军全体将士委托,于次日发表公告,对蒋介石的英明决定大力拥护,表示将从此抛弃恩怨和分歧,紧密团结在以蒋介石同志为首的***中央和***周围。

南京国民'政府'发生的重大变化,让***'政府'和侵华军队无比慌张恼怒,不但在会议举行期间频频制造军事摩擦,进行野蛮挑衅,同时对华北和上海金融秩序进行破坏打击,大量的***商品运抵天津、青岛,野蛮冲关闯关殴打中国海关人员和税政官员,暗中鼓动日韩浪人武装走私巨量工业品,以令人惊愕的低价向中国倾销,招来中国各界民众和爱国青年的强烈***,利益受到巨大损害的欧美各国连连提出强烈***。

青岛、天津、上海先后出现数十万纺织工人为主的大罢工,上海纺织行业民族资本家在日货冲击之下,大批破产,血本无归,工厂遭受***特务和流氓浪人的纵火和野蛮破坏,工人和工厂主受到人身威胁,从年初白银危机中刚刚喘息过来的全国纺织行业,终于彻底崩盘。

江浙沪地区数百名工厂主和数千工人代表赶到南京,齐聚中央'政府'门口,悲声控诉,凄凉请愿,手捧用鲜血写成的请愿书,黑压压一片跪倒,恳请中央'政府'伸出援助之手,拯救百万产业工人于危难之中。

南京中央'政府'对此频频哀叹,束手无策。

被内忧外患折磨得更加消瘦的蒋介石,连续召开三个特别会议,均无法解决百万破产工人的生计难题。

十二月二十五日,安毅集团的经济掌舵人周崇安、川南集团董事长欧楚儿在上海圣公会教堂出席完圣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