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部分 (第1/4页)

消息传出后,举国悲愤,在南京城中开会的众将帅再也坐不住了,中执常委、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拍案而起,大骂二十九军是西北军的耻辱,是民国的“吴三桂”和“秦桧”,万死不足以赎其罪。安毅、陈诚同时向蒋介石发出请求,将麾下主力调往华北,遏制日军的急速膨胀,其他将领也在忍无可忍之下,纷纷表达“不惜一战”的决心,若不是林森、于右任、丁惟汾等党内元老再三规劝,估计大会都开不成了。

脸'色'铁青的蒋介石仍然沉得住气,告诉大家,如论如何必须先把两广事变平息后才行,否则不战自'乱',后果不堪设想。

会议在沉闷悲愤的气氛中继续进行。

十三日,二中全会通过决议:(一)撤销***中央执委会广州执行部及两广政务委员会;(二)陈济棠免职,改任余汉谋为广东绥靖主任兼第四路军总司令,以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为副主任;(三)任林云陔为广东省'政府''主席';(四)组织国防会议,任命各省军事领袖朱培德、李宗仁、安毅、白崇禧、刘峙、张学良、宋哲元、韩复矩、刘湘、何成浚、顾祝同、何键、杨虎城、蒋鼎文、徐永昌、朱绍良、傅作义、余汉谋为国防委员。

至此,***中央'政府'终于通过成立“国防会议”的形式,正式开始了全国'性'的对日战争准备工作。

蒋介石在随后的报告中,无奈而又屈辱地喊出了“最低限度为保持领土主权之完整,至不能容忍之时,即作最后牺牲”的狠话,并主持通过了安毅提交的“冀鲁豫军事演习计划”申请报告。

七月十四日,会议闭幕,日军出动数架战机,飞临绥远傅作义部防区上空,大摇大摆地侦查监控,由日军将佐控制指挥的伪蒙武装三万余人,开始'逼'向傅作义部防区,战争的火'药'味越发浓郁。

安毅仍在军委会议室,与参谋总长程潜、副总参谋长杨杰等将领反复研讨,对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计划,做最后的复核。

由于此次军事演习牵涉到了驻扎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三个驻军共四个师,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方方面面都必须进行充分的考虑,特别是对绥远和华北战场可能出现的危机、空军部队调遣与转场、北方各军各基地的配合协同等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制定出严密的应对方案以防万一,确保此次有全军近百名将领临场观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顺利进行。

七月二十日,就在安毅和军委负责小组即将飞赴保定之际,两广形势再度出现巨大动'荡',本已经逐渐缓和的中央和两广之间的矛盾,突然再次变得尖锐起来,李宗仁、陈济棠、白崇禧再度通电全国,声明在中央军十几个师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针锋相对,以求自保。

通电宣布两广军队组成“抗日救国联军”,陈济棠、李宗仁分别就任正副司令,誓与“居心叵测的中央军”周旋到底。

在蒋介石的紧急通知下,安毅、杨杰等人不得不推迟行程,返回军委总部,出席蒋介石召开的特别军事会议。

听取详细的情况报告和分析之后,安毅和杨杰不由得面面相觑,均不明白独木难撑的李宗仁,为何还要硬拉着陈济棠不放?如今陈济棠在麾下军队四分五裂、纷纷反叛的情况下,几乎快成了光杆司令,他拿什么来抵抗从福建和江西迅速开进广东境内的中央军五个师?

谈论良久,冯玉祥终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委员长、诸位,本人建议把白健生将军调来中央为国出力,而李德邻将军仍然留在广西比较合适,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消桂系的戒心,消除重重不利于危机消除的谣言。

“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央军以及中央派遣官员进入广东即可,只要稳定了广东,广西就算再有本事也闹腾不起来,我相信德邻兄和健生将军不会那么没远见的,只是在此之前,需要我们中央表示出一定的诚意。否则真要打起来,不是三五个月可以平息战火的,华北和绥远就更危险了。”

众将纷纷同意冯玉祥的意见,蒋介石沉思片刻,不置可否。

这时,两广方面再次传来急报:陈济棠、李宗仁分别在广州和南宁隆重就任抗日救***第一、第四集团军联军总司令和副总司令,蒋光鼐为参谋长,宣布重新组建第十九路军,蔡廷锴就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迫于陈济棠的压力,新任广东省'主席'林云陔已经离开广州,前往香港。

大战迫在眉睫,与会将帅忧心忡忡,蒋介石气得脸'色'铁青,双唇紧闭,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站起来大声宣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