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部分 (第1/4页)

安毅没有再谈这事,弯腰捡起指挥棒,指向地图右上角的唐山:“我担心的是获得休整补充的日军第二十师团、第一九师团卷土重来,如今十七军已经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下一步日军重点打击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在廊坊至武清一线,因此,第十七军将会承受很大压力,目前驻扎在石家庄一线的友军要迅速联系,争褥调到十七军侧后,但是不能因此而采取全线的消极防御,关于这一点,你需要多'操'心才是。

“我到静海之后,会与万福麟、庞炳勋两位将军很好地协商,经过休整补充,他们也基本恢复了战力,我再争取把商震的三十二军或者刘峙下辖的一两个师调过去,一旦日军集结兵力攻打廊坊至武清一线,我们就从静海至马厂一线,再次向北猛攻天津,怎么样也要打成个拉锯战。眼下日军已经开始在淞沪一线动歪脑筋了,多个师团正在装船前往上海,我的恩师文白先生欲先发制人,并且得到了委座和白总长的同意,我们得好好帮衬他们一下才是。”

“明白了!”胡家林笑道:“不知此刻南京方面会有何反应?”

“不用猜了,打开收音机你就能听到中央社那个歪嘴美女的欢呼声。”

“哈哈……”

第一二七一章 宛平之战

第一二七一章宛平之战

下午三点,北平,冀察政务委员会大楼。

北平城内各大街道从未有过今日这般萧条沉寂,因战火造成的巨大恐慌,惊恐万状的市民家家户户紧闭大门,商铺关闭电车停开,炎炎烈日下到处都是垃圾和纸屑,一队队神'色'严峻的巡逻官兵带起的尘土盘旋而起,很快随风而去,归于平静,原本车水马龙人来往往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大楼前,除了荷枪实弹的密集岗哨,再也见不到昔日繁忙的景象。

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北平市长、原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领着几名侍从,将英美两国公使礼貌送出大楼,四辆停在门前左侧的'插'上英美两国国旗的汽车很快开来,将各自的公使和参赞接走。

秦德纯目送车队远去,轻轻擦去额头上的汗珠,下意识地松了松云杉长袍的风纪扣,幽幽叹了口气,转身走进大楼。

委员长办公室里,仍然是一身上将戎装的宋哲元站立在宽阔的窗户旁,腰间的武装带刚刚解开,敞开的衣襟在风扇吹出的热风中微微摇动。

在一年里最为炎热的时日,宋哲元脚上穿的仍然是擦得铮亮的长统马靴,可微微弯曲的项背和略显凌'乱'的头发,显示出这位雄踞华北六年之久的西北军名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秦德纯进入办公室,等待侍从斟上茶水,挥挥手示意所有人退下,望了一眼仍然默默站在窗前的宋哲元,想了想还是坐下喝茶。

宋哲元早就从脚步声中知道来者是谁,不想半天没有动静,回头一看,见秦德纯一声不吭地闷头喝茶,沉'吟'一下勉强打起精神,折身回到秦德纯对面,坐下后端起茶杯抿上一口,感觉茶有些不对味,微微皱了皱眉头,轻轻放下杯子:“绍文(秦德纯字),美英两国怎么说的?”

“还是原来那副嘴脸,要求我们必须保证各国侨民和外交官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严禁中**队在东交民巷三公里范围内与日军交战,再次要求我们撤走封锁东交民巷各出口的卫戍部队官兵,并随时向他们通报平津地区中日军队交战之近况。”秦德纯的山东口音显得很浓重。

宋哲元点了点头,再次沉默片刻,摇摇头'露'出一丝苦笑:“绍文啊,你是否接受蒋委员长给你的军委校阅委员会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参议的职务啊?”

秦德纯身体有些软弱无力地靠在靠背上,勉强抬起手来,整理了一下上唇浓密的胡须,反问道:“明轩兄,你说,小弟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总不能跟随齐燮元那帮人逃到天津日本人那边去吧?这种数典忘祖的事情我可做不出来!”

“唉……”

宋哲元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声,这个二十年来叱咤沙场威名赫赫的将军,最近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几乎快成了一种习惯,他现在对两年来不断重用齐燮元那批文官非常懊悔,特别是第五军团在三十八师配合下取得廊坊大捷之后,他这个曾经威名远播的抗日名将已经暗淡无光,昔日的部下张自忠,通过黄村之战和廊坊战役,已经取代了他宋哲元的地位,成为全**民讴歌的英雄。

更为要命的是,宋哲元自己也频出昏招,在日寇环视的逆境中竟然祭出“以退为进”之计,来了个“引咎辞职”,但是这个此前所有地方诸侯屡试不爽的对策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