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部分 (第1/4页)

所有人心中雪亮,都知道这份电文意味着什么,反倒是当事人香月清司一脸平静,带着笑容看完电文后,儒雅地向坐在左手第一位的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招招手:“大本营的命令下来了,板垣君,恭喜你,在新的司令官到任之前,由你代理驻屯军一切事务!”

板垣征四郎有些惊讶地站了起来:“我?为什么?还有,香月君,你呢?大本营怎么安排的?”

香月清司一脸轻松地笑着道:“是香月向大本营建议由你来承担重任的,板垣君长期在满洲工作,对支那的情况无比了解,由板垣君来带领驻屯军继续前进,非常恰当。至于香月,说来也奇怪,香月犯了这个大的过错,大本营竟然只是把香月调回参谋本部供职,其实香月已经做好了自裁的准备板垣君,来,由你来主持会议吧,接香月的船将于两小时后到塘沽港,香月得回去准备一下。”

板垣征四郎站在主位上,目送香月清司离开的背影,突然想起什么,望向右手边第二个属于德川好敏的空旷座位,心里暗骂了一句“老狐狸”,脸上泛起一丝玩味的笑容

静海县衙后院厢房,安毅得到第四厅石家庄情报站和安家军驻石家庄兵站先后发来的“一网成擒”“解往静海”等消息后,总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发生在石家庄的一幕幕就像是一出闹剧,程潜再次下达抓捕石友三的的命令后,宋哲元终于妥协了,刘峙为了表示对宋哲元这个战区副总司令的尊敬,以及对石友三这个汉'奸'典型的重视,亲自带着宪兵团到石友三及其将校入驻的军营抓人,不想同行的宋哲元以军事重地避免打扰、由自己亲自抓捕为名,不留情面地将刘峙挡在了营门处。谁想宋哲元入营十分钟后,两手空空地出来告知刘峙,石友三一伙人竟然诡异地消失了。

刘峙以为是宋哲元搞鬼,气得拂袖而去。宋哲元有苦难言,为了免责,当即命令麾下各部全力缉拿逃跑的石友三一伙,但在石家庄大肆搜捕后却依然不见踪影。就在这时,战区司令部传来枪声,宋哲元惊疑之下,立即带着警卫赶到司令部,发现程潜和四名总部参谋被石友三一伙人劫持,正在与司令部的警卫官兵对峙。

宋哲元顿时头大了,他之所以会收留石友三,主要是看中了石友三手中的一万八千多人枪,现在中日战争的规模日益扩大,有了兵他这个战区副总司令的位置就会变得巩固,说不一定还有希望把离心离德的冯治安、张自忠、刘汝明三个军重新纳入麾下。但后来看到安毅措辞强烈的回复,以及蒋介石在这件事态度上的暧昧,宋哲元终于死了这份心思,决定把石友三交出来,以换取短暂的安宁,***原本就是妥协的艺术,他并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妥。

谁想嗅到风声不对的石友三竟然先发制人,利用宋哲元部与战区司令部的短暂对峙造成的混'乱',混入了程潜的官邸,并在宋哲元态度转变后迅速出手挟持了程潜,这下问题变得麻烦了。

石友三刚开始提出的要求很荒唐,战区司令部立即调派一架能够容纳十八人的客机,送他和一群将校到天津,待到了天津后,自然会释放程潜。可是这个命令谁敢下达?谁都清楚,若是程潜落到了***人手里,会有何等严重的后果?那还不如现在大家就玉石俱焚。估计是看到这个要求无法实现,石友三又转而求其次,要求飞机直飞山东,到了韩复渠的地盘上,也可以放人。

相对而言,这个要求就容易满足多了,就在刘峙和宋哲元简单商量准备答应下来的时候,异变突生,石友三内部居然内讧起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少校骤起发难,拳打脚踢,弄掉了石友三手里正对着程潜太阳'穴'的手枪,然后整个人扑到了程潜身上,把程潜保护起来。原本就包围在四周严阵以待的警卫官兵一拥而上,将石友三及其同伙全部抓获。

至此这出闹剧圆满落幕,心有余悸的程潜唯恐石友三这个祸患在自己手里停留的时间久了再生事端,慌忙下令将石友三等人押送到正要向静海开拔的商震部,要求带给安毅,由安毅来处理。至于那位挺身而出的少校,由于搞不清楚究竟是何等目的,程潜嘱咐好生照顾,并与石友三等人分开关押,一并由安毅处理。

安毅的好心情没维持多久,又陷入两难的选择中:就在刚才,他收到了来自二十四军、二十六军全体将士的参战请愿书,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及充满'迷'雾瞬息万变的中日战局中,找到一条正确的方向,着实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

第一二八二章 疑神疑鬼

第一二八二章疑神疑鬼

沉寂已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