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部分 (第1/4页)

一举北上,收复关内所有地区,成就抗日图存的光复伟业,留名青史,故此一直犹豫不决。

顾祝同想了想,建议道:“小毅,军委会已经通过了你以六十八师为主编成新八军的请求,现在各条战线都很吃紧,不如把新八军调到浙西一线,意下如何?第一战区尹继南参谋长,自感不能驾驭全军,昨日已经向委座提出辞职,委座左思右想反复斟酌,终于决定任命尹参谋长为南昌行营主任,总揽江西中部及东部地区党务、政务、军务,保卫国土,绥靖地方,目前南昌行营已划归第三战区领导。

“南昌行营恢复,手里却无一兵一卒,这样实在太过猥琐难看,委座和军委诸公脸上也无光,暂时将新八军调拨于南昌行营名下,充实行营实力,这样对中央和地方都是个交代。小毅,你意下如何?”

安毅一阵腹诽,哪里是尹继南能力不足,分明是那群骄兵悍将,完全不听指挥和调度。十八日哄抢事件发生后,尹继南立即由石家庄飞抵保定,要求各部长官立即彻查此事,将相关带头***者绳之以法,以儆效尤,结果得到下面孝敬的司令、军长和师长们,百般推诿,现在都已经过去了快五天了依旧没有任何结果,心情郁闷的尹继南,一气之下打了调职报告。

蒋介石在这件事情上,也自觉对不起安家军,不仅慷慨地给了新八军的正式编制,还大手一挥,把三五年红军北上后就撤销的南昌行营恢复,同时让戴笠打来电话暗示,安毅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任命现担任叙府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的蒋经国上校,即刻前往南昌,担任南昌行营少将秘书长,负责行营党政、行政事务。

蒋经国这一个多月来,在叙府受到的刺激很大,他从来没有想过,贫穷落后的中国,还有工业化程度如此之高、民众的教育和思想如此开明先进的地方,他到任叙府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后,不务正业,天天往工厂企业跑,然后深入城市乡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部十万字的长篇大著,送到了蒋介石手里。

蒋介石大为欣慰,觉得应该让自己的儿子将其领悟到的东西,在现实中进行实践和'摸'索,但是,省'主席'和省民政厅长等职务,一般非资历高深者不能担任,蒋经国甫入仕途便窃据此高位,恐遭人非议,唯有继续军中任职才能免此桎梏,于是便琢磨着该把蒋经国放到哪儿,尹继南的这份辞呈,以及江南突然恶化的形势,刚好给了他灵感,于是在巧做安排下,蒋经国便由安毅这位***于中央军政系统外的军阀头子调到了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南昌担任行营秘书长,蒋介石也可以通过蒋经国对行营直属的老南昌的工农业规划,来考验一下自己的儿子是否能堪大用。

当然,这其中的奥妙,会议室里其他人均茫然无知,唯有当事者安毅才清楚,但这事关蒋委员长的家事,谁敢轻易泄'露'?

安毅沉'吟'一下,点了点头:“好,我同意。不过,老是这样被动地防守也不是个办法,这个铁路大桥横跨于钱塘江之上,日军可以方便地调兵遣将,频频进攻杭州和杭西山地,我江南平原腹地时时受其威胁,我准备派出战机炸掉钱塘江大桥,进而一举吃掉钱塘江北岸的日军一个师团四个混成旅团,大家以为如何?”

陈诚苦笑道:“其实我早就想炸掉钱塘江大桥了,可是报告打到军委会,在国防会议上表决却迟迟没有个结论这座桥耗资一百六十万美元,拥有多项领先世界科技、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大桥,乃当今世界两大奇观之一,毁掉着实可惜,我估计中央大员们很难通过炸桥的决议”

“无妨!”

安毅摆了摆手:“战情紧急,我们先把桥炸了,把滞留于钱塘江北岸地区之日军一口气吃掉再说。我保证,战后由我名下的企业来负责修复大桥,当务之急,还是应以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为主。

“只要一举消灭北岸这五万日军,足以打击侵华日军之军心士气,坚定和鼓舞我民众抗日之决心,同时解脱我第三战区兵力捉襟见肘的窘迫情形,进而集中优势兵力,更好地消灭敌人。如此一举多得的美事,我想中央会体谅的!”

“妙,妙不可言!日军自浙东登陆以来,频频攻城略地,气焰之嚣张令人发指,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们个深刻教训,使其不敢轻视我军!”冯玉祥连连点头,赞许地道:“诸位,我同意安将军的意见,消灭日军有生力量,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我不赞成!”

顾祝同板着脸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屁话,只能去骗骗那些街头巷尾茶肆里那些听评书的小市民,若真是将在外就不听军令了,那我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