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部分 (第1/4页)

文静秀气的孔令仪也睁大眼睛,目光中满是惊恐之'色'。

这位今年刚满二十岁的少女,从来没想过,外面的世界竟然这么残酷,眼前所见到的一切,还是在战况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很难想象,若是敌军在上海、杭州方向取得突破,又或者其空军不被西南空军压制,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想到这里,孔令仪崇敬地看向安毅,正是这个年轻人,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和平,听说他正在调兵遣将,准备一举收复上海和浦东地区,然后再收复浙东,彻底地让江南大地恢复宁静。

“师母,残酷的场面还有很多,你得坚强些!”

安毅感受着宋美龄微微颤抖的娇躯,转过头,凝视着雕像一样端庄美丽的宋美龄,轻声安慰。

“师母,这就是战争,鲜活真实的战争!其实现在情况已经好多了,在我空军将士几乎全天候的起飞拦截下,敌军的战机不敢在一个地方过多停留,所以造成的破坏比起以前要小得多了。师母,你身为国母,校长还等着你给他鼓舞和安慰,前方的将士和民众,也等着你去鼓舞他们的斗志,您要像圣女贞德一样坚定,无所畏惧”

宋美龄听着安毅宽慰的话语,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宋美龄并不是一个软弱的女'性',十年前当她决定把自己的青春同蒋委员长的政治前途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不再软弱了,因此嘴角努力'露'出一丝笑容,看向安毅:“谢谢你,小毅,我会记住我的责任的,我想心态稍微调整一下,以后会适应这样残酷的景象的。”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最显赫的宋氏家族成员和第一夫人的宋美龄;完全清楚自己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那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是一个以皇权崇拜为中心的封建残余浓厚的国家,要改变这个国家的精神实质,并不仅仅是变换一两次权力或者更新几个'政府'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在美国长大的宋美龄,还是决心通过自己受到的西方教育,来逐步影响和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她努力参加'政府'活动,参与、支持和影响丈夫的事业;并且身体力行地为国人做出榜样,例如提倡新生活运动,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保护儿童权益等等。她无疑还是中国历史上参政记录较高的第一夫人,她参政的方式并不是直接进入权力场而是具体地承担起某些责任,比如为报刊撰写抗日稿件、发表抗战演说、参与外交事务,飞越太平洋出访西方国家以寻求精神与物质支持,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协助蒋介石,可以说,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结合,堪称珠联璧合。

车队顺利经过宜兴、无锡,抵达苏州时,第三战区名义上的司令官冯玉祥,已经带着一群幕僚和侍卫,在宁沪公路的苏州城门处迎接。

身为全国全军的副委员长,冯玉祥自然不会像别人那样卑躬屈膝,一如往常地笑着向宋美龄点头见礼,不过他身后那一群幕僚,却无比激动,围着宋美龄,手足无措,激动得不能自己。有一位前清起就担任师爷的六十余岁老者,竟然向宋美龄跪下,三跪九拜,弄得宋美龄连忙上前搀扶,看得一旁的孔令仪咯咯娇笑。随后,一大群人坐上车,浩浩'荡''荡'地向苏州火车站驶去。

来到车站,没过多久,一列长长的运兵列车拉响汽笛,开进了车站,第八集团军奉命北调返回南京的先头部队已经到站,张发奎带着一大群将校走下火车,先向冯玉祥和安毅见礼,看到宋美龄时愣了一下,连忙上前叫了一声“夫人”,又向宋美龄鞠躬致意,一大群湖南、福建、浙江籍将校,又惊又喜,纷纷整理军装,抖擞精神,昂首阔步面对宋美龄,力图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蒋夫人。

火车上的官兵们听说宋美龄是到淞沪前线去慰问士兵,非常感动,纷纷涌下火车,很快车站的空地上,便整齐地排列了近万人的部队,接受第一夫人的检阅。

车站方迅速搬来了扩音设备,于是蒋夫人就在车站空地上,当场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抗战演讲。士兵们亲眼目睹了委员长夫人的动人丰采,于是举起手里的步枪刺刀,喊了许多誓死如归的战斗口号。

“呜”

就在这时,苏州城内外的防空警报响了起来,宋美龄立即被安毅、冯玉祥、张发奎和一众将校、侍卫簇拥着,躲进了车站防空洞,可是防空洞位置有限,根本就容纳不下外面那么多人。

安毅见状,大声叫着隐蔽,让官兵们各自找地方躲藏,不过这些官兵担心被委员长夫人看扁,硬是不愿意离开车站前的空地,直到司令官张发奎发火了,命令再不隐蔽就地枪决,人群才慢慢散去,但时间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