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部分 (第1/4页)

日本的险恶用心。

送往远东共和国的物资就不同了,现在英、美、法、德、意等国的利益,几乎完全一致,那就是希望苏联的内战打得越大越好,相比之下,弱小一方的远东共和国,急需各国输血,这样苏维埃内部的战争才能持久一些,但又担心苏俄'政府'的态度,不敢公然摇旗助威,若是有私人财团赠送,那再好不过了,肯定是一路绿灯,这也是数月来,美国和南洋的援助物资,源源不断流入海参崴继而给东北集团军各部以极大补充的根本原因。

远东共和国高层从这份礼单中,看出了安毅的诚意,经过短时间的协商,终于同意了安毅的意见,不再强求北满和东满的军队全部撤出,但要求长白山地区及中、苏、朝鲜三国交界地带,应由抗联控制,这样把抗联各部集中于一处,既壮大了声势,又可以统一用兵,给予日寇更大的打击和威胁,拖延或者从根本上杜绝日寇北上的野心,为远东共和国尽快击溃斯大林的统治、恢复苏维埃的秩序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同时,为了加强东北集团军的战斗力,远东共和国将一次'性'援助坦克300辆,装甲车500辆,卡车800辆,但同时致电,希望远东共和国继续加强和安毅集团的合作,双方互相派驻外交人员,极大合作范围。

在等待远东方面的回复之际,安毅让赵瑞拿来了大幅东北亚地图和目前东北集团军各部所在位置的存档记录,迅速确定了师一级部队所在的大致位置,立即指示,位于齐齐哈尔以西大兴安岭东麓的碾子山、扎兰屯迅速提高警戒级别,尤其是位于七旗山的关隘,要加强防守,严防关东军趁火打劫。

海拉尔、满洲里一线的第一军团第四师十旅、十一旅、十二旅,立即做好开拔之准备,尤其是御寒保暖的棉鞋棉衣棉被已于十月底由集团军后勤部门分发到各部,各部长官应一一亲自检查,不能因为麻痹大意致使官兵们出现非战斗减员的情况。接到开拔命令后,部队应迅速沿库呼台站道进入蒙古境内,第一时间从远东共和国红军之手接过克鲁伦市的防御任务,留下一团坚守,其余各部休息一晚,继续前进,接手白鲁台、车臣汗、穆克图等城市的防御,力争在半个月内,把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战旗'插'遍蒙古东部地区。

其余各部,除指定留守之部队外,需尽快赶赴中苏边界地区,由铁路赶赴苏蒙边界城市恰克图,然后以急行军前往库伦,形成既定事实,从此后再也无人能够从中国手里夺去蒙古这一天然的护翼华北平原的屏障。

安毅做出行动部署不久,远东共和国的回复电到来,安毅看完电报,同意了远东共和国高层的提议,在签字回电后,当即一声令下,东北集团军的钢铁大军,顿时从各个方向,源源不断地向蒙古开去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苏维埃中央委员会紧急会议正在进行,中央总书记斯大林、最高苏维埃'主席'加里宁、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卡冈诺维奇、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兼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列宁格勒市委书记日丹诺夫、俄罗斯人民委员'主席'布尔加宁悉数出席会议。

此外,军方的红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副总参谋部长兼作战部长华西列夫斯基、莫斯科军区司令员布琼尼、基辅军区司令铁木辛哥、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巴甫洛夫、列宁格勒军区司令朱可夫、乌拉尔军区司令索夫罗诺夫等将领列席。

悄悄潜逃日本,再辗转德国归国的原远东太平洋舰队第一副司令库兹涅佐夫恭敬地汇报道: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各位首长,根据我在海参崴港的发现,远东'政府'很可能与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叫安毅的军阀头子有勾结嫌疑。这个安毅,毕业于黄埔军校,是布柳赫尔、柳申科夫等叛徒的学生,双方交情不浅,目前传唱于远东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白桦林》、《喀秋莎》等歌曲,据说都是这个安毅所创作。

“一个中国的军阀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和苏维埃作对呢?因为此人是个坚决的民族主义者,在反对日本侵略的时候,为了获得对日作战的胜利,无所不用其极,我观察到,自满洲一支叫救**的军事组织崛起后,远东'政府'突然获得大量资本主义国家财团的援助,其中尤以美国和南洋华人财团居多,据悉这些财团都和那个军阀头子有关,进而可以推测,此人是为了援助其在东北境内的救**,才与远东'政府'勾搭上,而远东'政府'早有分裂割据之野心,双方一拍即合,即形成了布柳赫尔叛党分裂集团出现。

“各位首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