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部分 (第1/4页)

(注:许多书友建议研发mg34和ak47,实际上,中正五式通用机枪就是mg34的改进版,an36便是ak47,不过时空已经改变,所以全部以安家军的武器编号来命名了。以后不再做类似的解释!)

在将士们打扫战场的时候,庄亦凡在山坡上走来走去,冷静地考虑下一步作战方案。

由于此战没有暴'露'迫击炮和火箭筒,也没有重机枪,在溃逃的三名骑兵的通报下,敌军的指挥官肯定不会服气。

乔布顿、乔布楚二人,只是以前领袖乔巴山儿子的身份,来驾驭统帅军队,资历并不过硬,为了服众,肯定会加以报复,否则人心涣散的叛军,就有可能面临分崩离析的场面,毕竟从安家军入驻库伦的情况来看,乔巴山政权在蒙古是很不得人心的,若不是有苏军在背后支持,早就被蒙古人民推翻了。

庄亦凡思索完毕,马上通过旗语,命令两个警戒分队立即全速向北,搜索前进,在“哲别道”中,寻找新的适合伏击地点,在敌人想不到的方位,再给他来一记狠的。

随后,庄亦凡命令部队把此战缴获,挖掘个土坑埋起来,'插'上标识,然后集结部队,向北快速开去,半小时后,警戒分队旗语来报,北面七百米处的谷底处,有个呈九十度的大弯道,战马经过这个地方,必须减速转向,根本冲刺不起来,应该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庄亦凡一听大为心动,命令部队加速前进,到了地头一看,该处山谷底处,是一条因雨水长年冲刷而形成的宽阔道路,如今是冬天,走人走车都没问题,但若是大雨来临,这儿便成了河床地带,激流的山洪,将把整个谷底填满。

和刚才那段峡谷一样,此处温度和空气湿度依然适合植物生长,周边山地上,林叶繁茂,山势虽不雄奇,但足以形成坡度,对处于谷底的骑兵,展开无情的打击。

兵法有云,得意而不可再往,庄亦凡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利用同样的战术,解决对手。于是,庄亦凡当即下令,部队立即在两侧高地上抢构工事,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敌军骑兵。

特种大队携带有地雷,但庄亦凡并未派人埋设,他担心敌人会派出侦骑,到时候触发地雷,引起叛军大部队的警惕,反倒糟糕了。

构筑好工事,已经是下午三点半,蒙古高原冬日的夜晚来的早,高处天空的云层,已经开始变得昏黄。庄亦凡让官兵们吃干粮喝水,再吃一颗巧克力补充热量,庄亦凡在心里合计了一下,若是五点叛军骑兵还未出现,就得找个隐蔽的地方,找个洞窟过夜,明天一早再来守候敌军,把守株待兔的战术进行到底。

三点四十五分,北方的警戒分队用旗语传来急报,叛军大部队来了,听到对手足足有两千多人后,庄亦凡虽然早有预感,还是不免有些惊讶,看来这次自己真的钓到大鱼了,不知道是乔布顿还是乔布楚亲自统率的骑兵。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鱼太大,钓鱼线太细,自己有把握吃掉对手吗?不要对手把鱼线挣断了,反咬一口,那就悲催了!不过,对方是骑兵,拥有速度上的绝对优势,此刻就算庄亦凡想撤退,时间上也来不及了,现在只能全力以赴打击对手了。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从峡谷西北面跑过来五十二匹战马,迅速接近伏击阵地,庄亦凡命令各部沉住气,把这股侦骑放过去,引诱更大的家伙出现。叛军这一波骑兵,若一阵狂风卷过,从特种大队的埋伏阵地前冲了过去,赶到先前遭受伏击的地点细细检查。尸体全部都在,两个未死的重伤员,还在死人堆里哼哼着,这伙骑兵并未生出抢救自家兄弟的念头,甚至连马都没下,围着一大片尸体转了几个圈,再向周围空空如也的山地看了几眼,又顺着原路跑了回去。

没过多久,一片绿油油的叛军,从东北方的峡谷涌了进来,因为弯道太急,马队速度明显减缓,前面照旧是侦骑,后面则跟着叛军的主力,顺着山谷下面的宽阔道路,大摇大摆地前进。

一个个佩戴校、尉肩章的家伙,在马背上一摇一摆地晃动着马鞭子,就象是出游打猎一般,其中还有七名***子军官在里面,军衔最大的一位,竟然是金边环绕的四颗并排的金'色'菱形上校肩章,莫斯科方面出手真大方,派出的顾问竟然有接近军级将领的上校存在。

其余的叛军士兵,一个个背着马枪,抗着轻机枪,一些驮马上还托着迫击炮和重机枪,看得出来,这一回叛军是倾巢而出了。

庄亦凡头上顶着圈由灌木编制的环帽,紧盯着沟底步步'逼'近的敌人,等到大部分叛军都进入了伏击阵地,庄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