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部分 (第1/4页)

夏俭骂骂咧咧地叫过作战处长管中浩上校:“炮兵,炮兵,他们在干什么,怎么不知道压制敌人的炮火步兵必须在一个小时内拿下桥头阵地,确保两座大桥的绝对安全,而整条防线必须在十二点前突破,若是耽误大事,我把他们统统送到军事法庭。”

顾长风摇摇头,放下房源均,叫住夏俭:“稍安勿躁,老夏,你看,敌人的炮位设置很古怪,照理说150mm口径的加农炮弹,以如此大的密度倾泻到敌人头上,就算是铜墙铁壁也要崩塌了,但是敌人的炮火竟然在哑火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继续对我一线军队施加压力。”

夏俭微微一怔,拿起望远镜,在亮如白昼的爆炸火光和炮弹飞越长空时发出的光亮,仔细观察安南军的阵地,看了好一会儿,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确实,此时解放军炮兵已经发挥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对安南军的炮兵所在的炮位,进行了压制'性'轰击,方圆两公里范围内的山头,全部笼罩在一片炮火中,一道道密集的烟柱直冲天际。

但是,安南军的炮兵非常狡猾,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上几炮后,迅速从位于悬崖中间的炮口位后撤至坑道后部的安全地方,绝不与解放军的炮兵硬碰硬。一旦前面的炮击稀疏,溅'射'的弹片及岩石残片密度减弱,立马推着山炮、野炮、步兵炮和迫击炮,冲到坑道的'射'击口,继续轰击河滩上的解放军步兵。

法国人构筑的工事,角度极为刁钻,充分利用了劳开一线独特的山势,解放军炮兵打出的炮弹,总是无法对准安南人的'射'击口,而炮弹的落点,起码在安南人的坑道下方二三十米处,无法对其形成直接的杀伤,溅起的锋利弹片及岩石残片,也由于其炮兵的及时规避,徒劳无功。

被同样设计巧妙的工事庇佑的安南军轻重机枪火力,还有大量步兵,也采取随打随走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向阵地前方喷吐出凶猛的火力。

滩头上,被安南军各种口径的火炮、轻重机枪及步枪形成诡异交叉火力牢牢压制住的解放军士兵,不断在剧烈的爆炸中被炸上天空,就连河中的冲锋舟橡皮艇也有数艘被炮弹击中,人船全都被炸成碎片。

在近十分钟的炮战中,声势惊天动地的解放军,就是无法压制安南军的炮火,而对方的炮火却非常准确猛烈,完全将登陆部队压制在狭窄的滩头。在第一摩步师登陆这一段时间里,首先登录的第一团,竟然没有一个人冲过河滩,冲到桥头上安南军已经被摧毁的一线阵地中去,这时河面上挤满了登陆艇,秩序异常混'乱'。

第一摩步师师长蔡韶华焦急万分,急得声音都变了调,他对着步话机大声叫喊,要求二团长派出几支突击队,冲上河滩,向敌人的阵地纵深挺进。但在安南军猛烈的炮火下,任何这种尝试都要付出血的代价,一批批伏地前进的将士,在安南人等炮弹下英勇牺牲。

好在河滩只有两百余米,由于二团明显加大了后续梯队的投入,几支突击队终于突破河滩,爬向靠近河滩的缓坡上,但就在这时,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响起,敌人竟然在缓坡上铺设了大量地雷,大量的将士直接被地雷炸得飞上天。

顾长风面'色'冷峻,转过头命令道:“陆航直升机第一大队立即出动在法国人多年的培养下,安南军的军官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士兵也很勇敢,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我们要远远强于对手,主要是法国人构筑的工事太刁钻了,竟然全部选择建在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山壁上,这种地方炮兵对其无能为力,若是选择直'射'的话,这种距离又太过遥远,只有动用杀手锏了。”

夏俭微微点头,心里面对于法**队和安南军的轻视,顿时收敛起来。这一场硬碰硬的较量,也让在红河北岸观战的所有解放军官兵,印象深刻,对接下去的战斗,多了几分警惕。

前面的战斗,依然在继续,第三团顶着安南军的炮火,强渡登陆,后续的突击队,继续源源不断地派了出去。解放军官兵,在连排长身先士卒的率领下,冒着炮火,爬着用刺刀扫雷前进,不时有人触发地雷,被炸得飞上了天空,而受到地雷弹片波及的受伤战士,依然躺在战友们倒下的地方,害怕会引爆其他地雷,后续的突击队,跨过伤员,继续前进。

终于,大约一个营的步兵,冲进了桥头阵地,利用炸弹造成了一个个弹坑,在枪林弹雨中构筑防御工事。

这时,天空中马达轰鸣声传来,三十架直升机,构成完美的梯队,从北方的天空中高速而来。尚属于实验'性'质的陆航部队,竟然在入安作战的第一天就投入使用,让所有陆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