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部分 (第1/4页)

三月二十四日,印度孟加拉邦传来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

征讨印度东部地区叛'乱'武装的英国陆军印度第十七步兵师,在吉大港东北八十多公里处的戈布多伊湖区,遭遇印度叛'乱'军队的埋伏。印度叛军在高山之上,构筑了水坝,堵住了水流,待到英军进入山下谷地时,突然爆破大坝,湍急的洪流,瞬间让英***队拥有的先进的坦克、装甲车和大炮报废,同时,大量的英军官兵被激流卷走,直到几天后泡涨的尸体才在戈布多伊湖里浮现。

英印十七师就这样全军覆没,当场被淹死六千余人,其余一万余惊魂未定的英军被蜂拥而至的叛军俘虏。

此后恐怖的一幕发生了:这一万多英军俘虏,先被押解到戈布多伊湖区南方的公路旁边,在枪口的威'逼'下,惴惴不安地竖起上万个十字架,随后,所有的俘虏被机枪扫'射',打断双腿,然后被割去***,悉数钉死在十字架上。

消息传出后,震惊了整个世界。

在此之前,英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正在与囚禁于监狱中的印度国大党的领袖们展开磋商和谈判,要求国大党尽快履行“执政党”职责,平息叛'乱'。

就在英印殖民当局准备释放国大党领袖的时候,传来如此令人震惊的消息,英国首相张伯伦及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但很快,各大报刊杂志便用活生生的实例,用翔实的照片,告诉了天真的首相和外相,事情已经发生了,大英帝国的威信正在受到粗暴的践踏。

没过多久,伦敦、伯明翰、曼切斯特等城市,迅速被***的人群挤满,尤其是失去亲人的英国人,一个个目赤欲裂,状极疯狂,嚎啕大哭埋怨'政府'和军队无能之余,强烈要求对野蛮的印度人展开报复,让他们明白得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一些议会议员,比如前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便趁机发难,质疑'政府'与国大党和解的行为,称这是可耻的投降,是对日不落帝国赤'裸''裸'的侮辱!

在这种情况下,张伯伦迅速中断了与印度国大党的联系,在国民、军队和议院的强烈要求下,决定对印度采取极端措施。

三月二十六日,英军在出动四个师的兵力,于戈布多伊湖区抢救回袍泽的尸体后,在吉大港公开处决了三万六千四百九十七名在此前作战中俘虏的叛军士兵,把他们的头颅全部割下来,在吉大港城外堆砌成四个金字塔般的京观,同时,还将吉大港地区九百二十七名国大党及宗教界领袖,一起挂上了十字架,照样钉死在戈布多伊湖西南方的巴鲁瓦地区,作为对叛军恶行的报复。

英***队的报复,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不管怎么说,英国人在印度只是少数,南亚次大陆作为一个拥有二亿五千万人的庞大殖民地,拥有对英国的绝对人口优势,英军的“恶行”,在有心人的传播下,迅速弥漫于印度的城市和乡间,一幅幅由印度人头颅堆砌的照片,一具具悬挂于十字架上的印度人尸体,一双双死不瞑目的愤怒眼睛,震惊了所有印度人。

英国'政府'本来只是想威慑印度人,不想却引来更大的反抗狂'潮',在原本已经稳定下来的马哈拉斯特拉邦、卡拉塔克邦、安德拉邦、中央邦、北方邦等地,民族起义再次如星星之火突然燎原,各地殖民'政府'纷纷被武装暴民推翻,印度宛若一条风雨飘摇的破船,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第一五三二章 “钉子”再出手

第一五三二章“钉子”再出手

位于柏林威廉大街的德国外交部,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收到了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转发的苏联中央充满“善意”的外交公告,便明白苏联已经彻底放弃了对英法的期待,转而与德国亲近了。

“有意思!前脚英国人在印度遭遇惨败,后脚苏联人就服软了!不过不管怎么样,这对帝国来说是件大好事!”

里宾特洛甫拿着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发来的电文,上了轿车,一路疾驰到总理府,直奔希特勒的办公室,看到希特勒从办公桌前诧异地抬起头,高兴地道:“元首,好消息!”

“哦?英国人的麻烦还不够,他们那可怜的像羔羊一样软弱的陆军,又遭遇惨败了吗?”

希特勒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从里宾特洛甫手里接过电报,看完后,冷笑着说道:“来了,终于来了……斯大林这个鞋匠的儿子终于向德意志示弱了,李维诺夫完蛋了!”

希特勒情绪有些激动,一扬手,将电报高高抛起,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