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部分 (第1/4页)

时,一直到苏军最后一个狙击手被杀死为止,也没有一个人投降,战斗之惨烈可见一班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的阿拉山口,一排吉普车停放在道路旁边,苏军新疆集团军群司令官崔可夫站在其中一辆吉普车前,目睹滚滚西进的队伍,脸上一片严肃。

中亚战事的进展大大出乎崔可夫的预料。原本按照计划,苏军集结重兵于中亚南部楚伊犁山、卡拉套山、吉尔吉斯山等几个主要山脉的山口与关隘,与远东军和安家军对峙,等到日军进攻远东滨海地区,远东军必然回撤,中亚境内的中**队兵力必然捉襟见肘,到时候就是新疆集团军群全面反击的良机。

但是,随着楚伊犁山防线的全线崩溃,阿拉木图和伏龙芝已经直接置于远东和安家军联军威胁之下,一旦两个加盟共和国的首都被攻陷,政治上的影响将极为恶劣。这一地区还是重要的交通和运输枢纽,承担着为新疆境内的苏军及盛世才新疆军补给的重任,一旦丢掉,崔可夫统帅的部队将成为没有后方依托的偏师,作战会受到极大约束。

原本崔可夫对是否南下存在疑虑,但是莫斯科方面一日三电,要求崔可夫以大局为重,立即统帅大军支援。电文中,苏军最高统帅部还表示了对盛世才立场的担忧,根据种种迹象表明,此人是一个政治投机客,如今在苏联的扶持下,羽翼已经丰满,中亚战事爆发后,此人曾数次派出密使,想接触安家军和远东共和国,但都被内务人员截获,其存在已经成为一颗定时炸弹。

与其把新疆留给这样一个态度摇摆不定的军阀,还不如交给有着同样信仰和追求的**,因此,统帅部要求崔可夫,必须严格监视盛世才,带着其一起南下参战,决不能让其脱离掌控。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十余匹战马来到路旁的车队前停下,马上骑士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崔可夫身边:

“崔可夫将军,我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我南下呢?我留在新疆,不是可以更好地为伟大的苏维埃掌握这个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吗?就算不放心我,你们不是在新疆安排有许多内务人员吗?而且**要人**、周彬、陈潭秋等人均在新疆'政府'任职,难道对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今年已经四十三岁的盛世才,怒气冲冲地对崔可夫道。

“盛世才同志,你是苏布党员,应该知道,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的命令。现在中亚战事吃紧,我们的兵力严重不足,因此借用一下你的部队,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崔可夫冷冷地看着盛世才,大声质问。

原来,盛世才于去年八月造访莫斯科,斯大林三次接见他,并特许他加入苏布党。盛世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莫斯科曾多次提出在新疆建立苏维埃共和国,脱离中国,加盟苏联,但是出于国际舆论的考虑,斯大林没有答应。

但随着去年年底苏联军队在西伯利亚节节败退,最后竟退到乌拉尔山以西地区,中亚也面临战火的威胁,盛世才便再也不提加盟一事了,反而想与远东共和国和安家军联系。但受到远东背叛影响已成惊弓之鸟的莫斯科,在盛世才身边布置了许多密谍和暗探,盛世才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中,感觉事态失控的斯大林,果断地下达命令,要求盛世才率军进入中亚参战,把投资到盛世才身上的本钱全部捞回来。

盛世才脸'色'阴晴不定。为了免除苏联的戒心,他的新疆军从一开始就仿造苏军编制建立,也设有军事指挥员和政委,中低层指挥员几乎都有在在苏联红军受训的经历,他对军队的控制,并不如外界看到的那样权威。

崔可夫为了鼓舞盛世才的斗志,柔声细语道:“盛世才同志,现在大敌当前,我们应该同舟共济才是。你现在暂时把新疆的军政权力交予**,根本就不影作战胜利后回到新疆继续你的统治。要知道,你加入苏布,**领导人一致同意,和他们是同志的关系。**历来尊重'共产'国际的决定,只要你在中亚立下大功,想回新疆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想想强大的苏联红军,再想想我们面对的对手是多么脆弱,你就明白这一切对你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盛世才心中冷笑不已,心说对手若真是不堪一战,也不必调动你我南下参战了,可是作为一个傀儡,这些他可不敢说出来,苦笑着道:“好吧,希望将军能够信守承诺,待未来作战胜利后,帮助我返回新疆。”

崔可夫笑着道:“我们是好朋友,不是吗?不说别的,就看着你送给我享受的那些美女,我也会帮助你的!”

随后,崔可夫故作轻松地打趣:“不知道盛世才同志有没有带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