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部分 (第1/4页)

到斯维德洛夫斯克出席军政会议。

这时,苏维埃经济部长互林大将焦虑地站起来:

“同志们,有个问题我们得必须严正面对。此前我们的石油供应全部来自萨哈林岛,但现在随着萨哈林地区战事已经陷入极度不利的境况,石油补给断绝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库存油料将越来越少,直至枯竭,最后我们庞大的机械化部队,将变为一座座固定炮台。我们目前控制的地区中,仅有乌拉尔山的伊西姆拜地区有油田,但这个年产油二十万吨的油田,随时都将处于莫斯科方面的进攻之下。我们必须得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战争很难持续下去。”

众人神'色'一片严峻,相对无言。

远东军总参谋长叶戈罗夫元帅终于坐不住了,站起来主动承认错误:“对不起,同志们,是我们参谋部的作战计划出了差错,才导致出现当前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此我愿意承担所有责任。”

“坐下,别什么责任都往身上揽!”

布柳赫尔瞪了叶戈罗夫一眼:“谁说你有责任了?谁来制定计划都一样咱们在远东的兵力有限,顾了头没法顾尾,顾了尾没法顾头。萨哈林岛与大陆间隔着条海峡,日军一旦进行封锁,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说到这里,布柳赫尔有些迟疑,想想还是说了出来:“同志们,我现在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若是成功的话,将一举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可若是失败,我们会输得很惨”

看到布柳赫尔吞吞吐吐的样子,远东'共产'国际'主席'拉狄克皱起了眉头:“有什么就说吧!现在危机关头,有什么办法尽管提出来,大家帮忙参谋参谋,好的就实施,坏的就摒弃,说说又不会少块肉!”

布柳赫尔道:“是这样的,我琢磨着与其把大量兵力放到远东,与日军拼消耗,还不如收缩防线,战略'性'撤退大家想想看,远东地区有八十万军队,我们可以把防线收缩到贝加尔湖一线,将铁路和公路悉数破坏,留下二十万部队在那一片山林地区阻击作战,日军将因为战线的漫长和补给的困难,锐气渐失,我们部队所承受的压力要小许多,我们手头也一下子多了六十万生力军。

“我们在中亚地区有一百二十万军队,如今战局基本上明朗,我们已经可以放心地把那里交给我们的盟友南华军,由他们去收拾残局,收缩后这部分机械化军团将会是我们最具威力的战略决胜力量。此外,我们在乌拉尔一线还有一百五十万军队,这样算下来,我们可以动用的部队超过三百三十万。

“受大清洗影响,莫斯科方面控制的军队一年多时间碌碌无为,各级主官水平参差不齐,我们承认其中是有一些天才型的将领,他们得到提拔和重用占据高位后,极大地刺激的了所带部队的活力,使得部队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更多的指挥员却是尸位素餐碌碌无为之辈,在这些人带领的部队里,指导思想混'乱',思想和训练都一团糟。比如乌拉尔一线投入进攻的三百余万军队,战斗力就不强,以两倍于我的兵力攻打我军防线二十来天,寸土未进,让人不得不怀疑我们的对手还是那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红军吗?

“刚才互林同志说随着海峡被封锁,我们的石油供应将面临断绝的窘境,但是同志们,并不是没有石油,现在我们正在作战的乌拉尔至伏尔加河一线,可是苏维埃第二大石油产区,这片地区有罗马什基诺、奥伦堡、杜伊马兹等大型油井,年产石油可达800万吨,比起萨哈林可强多了。

“我的意见是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向西,一路攻向莫斯科,反正情况最坏也不过就是个死,我们在座各位都经历了大清洗的考验,相信对于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为什么不拼一把呢?若是运气好拿下莫斯科,'逼'迫斯大林投降了呢?到那时候,我们再集中全苏维埃之力,要驱逐日本人易如反掌,即便是中亚地区,我们也可以通过谈判从南华手里要回来,虽然安毅是我和柳申科夫、互林在黄埔的学生,但是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容不得半点情面。”

众人听到布柳赫尔的提议,议论纷纷,会议室里再次响起“嗡嗡”的讨论声。

叶戈罗夫眼睛一亮,细细琢磨一番,再起站起:“我支持布柳赫尔同志的看法。既然莫斯科方面可以公然引狼入室,想让我们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窘迫境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主动选择放弃呢?不知道大家看过南华叙府士官学校的军事教材没有,我从柳申科夫同志那里借来看过,其中《战术学》上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失人存地,人地皆失。这很好地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