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部分 (第1/4页)

,日军还普遍穿着夏装,根本就没有准备御寒的衣物,许多人无奈地把雨衣展开,挤坐在一起,瑟瑟发抖。

这一场大雨,让日军见识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西伯利亚的极端天气,士气受到极大影响。

而安家军官兵,拥有守城的优势,有许多房屋可以避雨,而且就算是置身一线阵地的官兵的防雨措施也远比日军好。

自冰雪消融的四月便进入中亚作战,蒙古和中亚的部队便下发了i式雨衣,这种雨衣外罩为三件套,上衣外套、裤子外套、防寒头套,具有防雨水、防风、防寒功能,其中外套面料有三层:最外面的保护层、中间的防水层和里料。保护层和防水透气层压在一起的,里料和它们分离,增加穿着的舒适'性'和透气'性'。而内胆为两件套,上衣内胆、裤子内胆,材料为热熔棉,很轻很保暖,可折叠,可压缩,展开后不影响保暖'性'能,携带方便。同时内胆可水洗,水洗后不影响防寒保暖功能。

同时,远东军构筑的战壕经过安家军改造后,增设了排水沟,将士们坐在垫脚的板凳上,不是擦拭武器,便是闭目假寐,以随时应对日军有可能发起的进攻。

但这个时候,日军的指挥官也冷得够呛,哪里还有心思发起进攻,于是战局便这样莫名地僵持起来。

第一六一七章 寻衅滋事

第一六一七章寻衅滋事

暹罗湾,波光粼粼,渔帆点点。

章晓盛是南华第十四海洋渔业公司“晨光”号拖网渔船船长,他所负责的这艘“晨光”号渔轮为木质结构,总长三十二米,排水量两百吨,主机四百马力,设计船速11。5节,由于这个时代很少有人把食物瞄准海洋,近海一带鱼类资源极为丰富,每天早上八点出海,下午五点返航,均可满载而归。

安家军入主南华后,为了加大食物来源,增加民众的肉食获取渠道,提高生活品质,丰富营养摄取,从北到南成立了二十个渔业公司,其中第一至第十五渔业公司负责近海捕捞作业,多采用钓艚、网艚、夫妻船、大围缯船、灯光围网船和对拖、单拖渔船,而远洋船队则不同,装备的是美国旧金山安利船厂提供的总吨位达到2000吨的远洋鱿钓船。

南华'政府'财大气粗,三月份一口气购买了二十艘远洋鱿钓船,把西海岸华人财团旗下的安利船厂存货一扫而光。这笔高达两千万美元的交易,让美国'政府'极为高兴,认为是南华有心和美国交好的表现。

六月底南华和美国正式建交后,南华'政府'于七月上旬在安利船厂下了十二艘排水量达二点五万吨货轮的订单,总金额高达两亿美元,可以给美国解决上万个就业岗位,这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迅速加深了美国'政府'对南华的好感,此后双边贸易迅速升温,加上犹太人集团背后推波助澜,美国和南华关系逐渐紧密。

书归正传,章晓盛将船开到戈公岛海域后,放下舵,走出船长室,对着甲板上翘首以盼的十个船员大声宣布:“开始捕鱼!”

船员们一阵欢呼,大副林丹龙冲出驾驶舱,按开了录音机的按钮,喇叭里传出轻快的音乐。船员相互配合,七手八脚撒下渔网,很快,随着轮机转动,渔网逐渐抬起,里面全部是活蹦'乱'跳的鱼。人们七手八脚,把渔网拖到甲板上,开始分门别类地,把几斤、十几斤甚至上百斤的鱼扔进船上的鱼池,小于两斤的鱼则扔回了海里,四五个小时过去,船上所有的鱼池都装满了。

章晓盛看了看表,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返航的时间到了,于是在舰桥上叫船员们收好渔网,然后返回驾驶舱,开始启动马达。

就在这个时候,一艘暹罗的军舰从北方的阁骨岛冲了过来。正在转舵的章晓盛心中一凛,不过看了看所在海域,这里属于南华的戈公岛湾,距离与暹罗的海域分界线还足足有二十余海里,于是不加理会,掉头向南,向磅逊港驶去。

暹罗军舰是一艘重型海防舰,它悄无声息地缀在“晨光”号后面,正在加速靠拢。

章晓盛感觉情况不对,立即把情况通过无线电报告给渔业公司,渔业公司又向上级汇报,五分钟后,消息送到了海军第三舰队磅逊支队司令员周镇远和空军第四团团长张柯嘉手上。空军立即调动四架战机前往戈公岛空域,海军也随之出动了以“卫青”号巡洋舰为首的舰艇编队。

暹罗军舰加快了速度,很快便在一海里外,与“晨光”号并驾齐驱,海防舰上的大喇叭里传出拗口的英语,要求中国渔船停下接受检查。

章晓盛示意大副林丹龙接过舵轮,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