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部分 (第1/4页)

“庭艳兄,不知道驻新京各国使节,对当今世界两大阵营的产生有何看法?他们对于南华又有何等期望?”

吴庭艳介绍:“至今为止,已经有二十八个国家向南华派驻了使节,不过只有德、意两国的大使馆投入使用,其他的国家都在新京规划的使馆区购地自行建造大使馆,各国使节大多住在还剑湖旁的国宾馆。

“英、法等国大使至今还不知道德国已经私下与苏联签订了盟约,或许连意大利大使对此也一无所知,因为德国和苏联签订的这个盟约,实际上是与德、意、日三国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宗旨相违背的。自正式建交后,英、法便期望我们加入同盟国阵营,共同对抗德、意轴心,美国则希望与我们签署一个协定,共同约束日本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至于德、意,则希望我们能加入轴心国,在亚洲牵制英国的殖民地军队。”

安毅苦笑道:“我们绝对不可能与德、意同盟,因为这样与我们是宿仇的日本必定选择与英、法结盟,那世界就'乱'套了!有了英、法做依靠,日本必然会将其全部的精力,放到中国本土和南华,而且美国也极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敌人,一旦那样,我们必将成为国家民族的千古罪人。

“不过,我们也不能贸然回绝德、意的好意,我们现在必须在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走钢丝,在外交上采取独立自主、左右逢源的方式,对除日本外的其他国家,一视同仁,就算是苏联,只要他们承认我们在中亚和蒙古的利益,我们也可以与他们合作。”

吴庭艳和徐子良对视一眼,觉得问题棘手。

徐子良有些为难地说:“现在德国外交部已经把橄榄枝伸过来了,他们这回眼巴巴地想派出兵力,不外乎便是想刺探我们'政府'的反应,一旦予以拒绝,德国方面极有可能与我们断绝外交关系,中止一切合作项目。值此与暹罗开战的关键时刻,这个风险实在太大!”

安毅微微一笑:“为什么要拒绝德国人呢?不仅不拒绝,我们还举双手欢迎。”

看着徐子良和吴庭艳一脸震惊的神情,安毅话锋一转:“不过,我们也要同时邀请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派出不多于一个连的军队,组成国联军,一起进入暹罗,昭示我们南华对暹罗战争的正义'性'。这支由不同国籍的军人组成的军队的费用,我们南华可以全部包了,他们到曼谷后,只需执行简单的保护侨民的任务,其他的由我们自己解决。你们说说看,这样英法美还担心我们和德意走在一起吗?”

徐子良如梦初醒,吴庭艳猛地拍了下大腿:“高啊!这样谁也无法说我们的不是了,反而彰显了我们的诚意,宣示了我们的军威”说到这儿,吴庭艳才发现自己失态,抱歉地对安毅道:

“对不起,'主席',我一时情难自己。”

安毅笑着道:“大家都是革命同志,无需如此客气。说起来,'政府'和外交工作多亏了重楼兄和庭艳兄,尤其是外交工作,我知道一个刚刚从殖民地独立的国家,外交工作的开展有多么艰难,但庭艳兄干得很出'色',在列强之间巧妙周旋,才争取到今天这样宽容的国家环境,庭艳兄辛苦了!”

吴庭艳连连摇头:“其实应该是庭艳谢谢'主席'的厚爱才对。革命以前,庭艳虽然担任过顺化朝廷的尚书职务,但却没有任何实权,后来更是因为向向法国殖民'政府'提出建立安南的立法机构的要求被拒绝,被剥夺了头衔,并遭威胁和逮捕,只好就此隐居不出,远离政治。若不是'主席'解放安南,建立民主的南华共和国,并委庭艳以重任,何来我今日之成就?

“其实现在想想,我这个外交部长谁来当都会做得有声有'色',弱国无外交,也只有在'主席'麾下任职,才可以说话都硬气三分。谁人不知道,'主席'的军队,屡挫英军、日军和苏军,而且我们的武器装备先进,不必仰仗他人鼻息,不怕被人掐着脖子,一切都按照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行事,工作开展难度自然小多了。”

安毅摆摆手:“也不是每一个人在面对洋人的时候都能挺起腰杆的,庭艳兄无需太客气了。对了,我听子华说,英国人要求我们在伦敦发行债券?”

吴庭艳点点头:“确有此事。英国人眼红美国人的待遇,要求获得和美国一样的债券发行额度。我们在美国市场发行五亿美元债券的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预定九月一日,由合众国银行、加华银行、花旗银行、摩根银行四大银行联合对外销售,从目前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由于利息高达十厘,美国各大银行、基金组织、个人、保险公司、国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