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部分 (第1/4页)

“后来,我载着你从背后突击滇军阵地,撞毁路障,冲进道路中间用沙包垒成的工事。一头栽进小河里,荫国,你这孙子运气好,昏'迷'了两天三夜,硬是挺了过来,而我也在钉在车厢上的桥板底下睡了一夜,还是农会自卫队长三伯敲锣打鼓把我送回广州城。再后来,听到你的汇报,校长找我加入黄埔,你、陈赓、贺衷寒、胡宗南和蒋先云几个把老子绑回了黄埔,然后一路走到了今天。”

安毅说到这里,示意跟在一旁的侍从将手里的酒杯倒满,与黄杰和宋希濂重重地碰了一下,仰头一干而尽,再说话时眼睛却红了:“巫山早早地就离我们去了,谨生(许继慎字)、炎光(曾中生字)等前四期师兄弟死于党内肃反,陈赓、叔仁(左权字)等师兄弟与我们信仰不同,我只希望剩下的黄埔袍泽,能够团结一心,永远记得当初在黄埔岛上的那一幕幕。”

黄杰和宋希濂也有些动情,仰头喝完,亮了亮杯底,然后三人张开双臂,使劲地抱在一起。

~~~~~~~~~~~~

***:今晚还有一章!

继续修补人品,求订阅和***!

另外晚上十二点后,新的一周即将到来,拜求免费的五星评价票和推荐票支持!

第一六六八章 有人来投

第一六六八章有人来投

酒席之间,觥箸交错,安毅对谁都恭恭敬敬,一点儿也没摆架子,得到众人交口称赞。

在给于右任、叶楚伧敬酒的时候,两位老人笑眯眯地看着他,上下打量,不断点头。安毅总觉得有点像老泰山看女婿的架势,心里很不自在,硬着头皮,亲自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斟满酒,并送入两位老者手里,随后先干为敬。

喝完酒,于右任兴致来了,拉着安毅的手,温言细语,要他留京期间到家里一叙,叶楚伧也不怠慢,待于右任说完,也把安毅拉到身边,说他是叶家的孙女婿,不能厚此薄彼。

安毅唯唯诺诺,表示一定会登门造访。

自与叶子欣、于可馨和蒋凤英发生关系后,南华那边蒋云山在张承柱的亲自说合下,已经没有任何问题,随后张承柱又到叙府叶家拜访。

三月份,在叶楚伧的主持下,安毅与叶子欣订了婚,这次正式确立关系后,无疑是为上次订婚正了名,叶家二老乐得合不拢嘴,一个电话打到南京,叶楚伧极为振奋,随后消息便传回江苏叶氏老宅,家族上下喜气洋洋。

要知道现在安毅坐拥西南和南华、蒙古、中亚诸地,已握帝王之资。虽然如今是民国了,皇亲国戚的名头不如以前好用,但不管怎么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叶子欣能够与安毅结合,对叶家而言无疑是一个大利好。

叶家作为江苏吴县数得上号的大家族,族中子弟上百,能够在南京'政府'之外,另有一个出路,谁不拍手叫好?虽然说南华对官员的要求严格了些,在拔擢之前还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树立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担任公职之间,还有这样那样的监督和约束,但担任公务人员总比经商来得体面和光彩,也更为体现一个家族的底蕴。

况且,叶家作为老牌世家,本身也不缺乏经商的人才,在资金方面有着充裕的保证,不需要为了钱贪污受贿,只需要本本分分用政绩升迁即可,官做得越大,家族也就越发兴旺发达。所谓狡兔三窟,不管将来南京'政府'怎么样,只要南华'政府'巍然不倒,叶家的荣光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自古以来世家大族便是通过这样保存自己,三国时期,诸葛亮主蜀汉,诸葛瑾投东吴,诸葛诞事曹魏,便把这种家族的小算盘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搞定叶家后,张承柱又飞南京,和赵瑞一起,登上于右任家的大门。

于右任原名伯循,从以字行,号'骚'心,又号髯翁,一八七八年生于陕西三原。他早年追随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先后出任交通次长、靖***司令、陕军司令、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等职务。

于右任不仅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清末以来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诗、词、曲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为世人所推崇的、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

于右任的书法,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融碑帖于一炉,雄豪婉丽,冲淡清奇。进入三十年代后,他精研草书,诉法进入出神入化的至高境界,字字奇险,绝无雷同。在他的笔下,将草书熔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时呈平稳拖长之形,时而作险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