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部分 (第1/4页)

“众所周知,印度人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讲卫生的族群,城镇的街头没有公共厕所,大部分的家庭,居室也都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在印度,大地就是最大的'露'天厕所,不论是新德里,还是孟买、加尔各答都能看到,街道边、铁路边、海岸边,神情泰然自若随地大***的印度人。”

看到大家'露'出匪夷所思的神情,李金龙笑着打趣:“难道大家来到卡拉奇后,没有发现街头的公共厕所都是临时抢修的简易窝棚吗?这都是我的部队帮忙修建的!事实上,我们在一路行军的路上,茅厕几乎都是自己挖的,没有看到过一个公共厕所。”

“没有厕所?”

一贯养尊处优的总后勤部副部长张扬有些憎恶地问道:“日积月累,印度人不是生活在大***中?他们受得了吗?”

傅明山解释道:“拿到情报后,我也感到也吃惊,于是找来相关的资料,我这才相信,我没有看错。原来,在印度有一种说法,有墙的地方就可以‘自由方便’,大部分城镇的闹市区,在靠墙的地方随便贴几块瓷砖,挖几个坑,就成了专供人们使用的方便之地。而在农村,甚至连这样的地方也看不到。

“在印度,无论是草丛中、树荫里,还是在道路旁、墙脚下,经常可以看到'尿'流的痕迹。许多建筑从地面往上一米高的墙脚,全部被硝酸盐腐蚀得痕迹斑斑,那些混泥土或者砖泥结构的建筑,很多围墙呈现象患有牙周炎的牙齿一样,根部会有一条很深的槽,因而大大增加了危房的数量。

“没有厕所,男人们无所谓,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人多还是人少,他们只要随便找个靠墙的地方就能‘解决问题’,'妇'女们可就苦了,由于担心被窥视,她们只能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躲到偏僻的墙后或者是灌木丛中‘解决问题’,这大大增加了她们受暴力侵犯、甚至遭蛇咬伤的机会,因为那些地方通常都很安静,少有人前往。不过,印度人对此却习以为常,认为这是亲近自然的表现,是他们千年以来不变的习惯。许多印度人甚至'迷'信地认为,家里有厕所不吉利,所以家里再有钱也不会建厕所。

“在德里城里,每天一早,许多人就跑到大街上,或站、或蹲,释放出积蓄一晚的存活,搞得臭气熏天,这些便溺通常都是低等种姓的人负责清理。而在城郊的农村,日出时人们会成群结队地跑到浓密的灌木丛里方便,放养的猪喜欢在粪便间窜来窜去,当人全神贯注处理‘个人问题’时,灌木丛里会冷不丁拱出头猪来。这些猪欺软怕硬,经常发生小孩方便时被猪袭击的事件。蛇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树丛里有好多蛇,方便时人们必须瞪大眼睛,以防被咬着。此外,暴雨也是个大威胁,居民们要趟过齐腰深的水,绕过大雨在地上冲出的一个个时隐时现的洞,然后再开始方便。”

看到大家一个个目瞪口呆,安毅忍不住'插'嘴道:“难道英国人就不管吗?要知道随处大***,非常容易传播疾病,英国人也会成为这种不良习惯的受害者。”

“管了,但没用!”

傅明山摇摇头:“在英国人进入印度初期,也曾在一些城市经修建了一批公共厕所,但事实证明,人们宁肯围在厕所四周,用'尿''液'和粪便长年累月把建筑物冲垮,也不愿意蹲到厕所里去方便。英国人见没有成效,后来干脆也就不费神了,只是在英国居民区、教堂、公园或者是那些高档餐厅、旅馆建设厕所,部分富裕起来的印度人或者是有文化的印度人,也会在家里修建厕所。

“印度人中间,也有部分人非常反感自己这个民族的恶习,比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是一个颇为注重卫生健康的人,三十多年前,他从南非回到印度后,让他感到最看不顺眼的就是恶劣的公共卫生状况,他说,‘散布在这块土地上的,不是一座座景致优美的城镇和村庄,而是一坨坨粪便。进入印度的城市和村庄,我们得闭上眼睛,捏住鼻子,周遭的一堆堆垃圾和一阵阵臭气实在太碍眼、太刺鼻了。’关于厕所,甘地在十四年前表示,‘印度人的厕所给我们的文明带来耻辱,他们违反了卫生的原则’,‘我在小时候就已经知道,厕所必须要像每个家庭的客厅一样干净’,由此可见,印度人的卫生习惯有多么糟糕,在面对瘟疫来临时有多么无力。”

总参通讯部部长李煜甫中将问道:“仅仅是厕所问题,瘟疫不可能扩散得这么快、影响这么大吧?”

“确实如此!”

傅明山耐心解释道:“这是许多坏习惯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比如印度人上完厕所,不用手纸,而是用左手浇水清洗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