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部分 (第1/4页)

意大利在多德卡尼斯群岛有其战略前哨,并且早有吞并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南部的安塔利亚地区的野心。

“土耳其'政府'一直刻意保持其中立地位,但倾向'性'非常明显在前年十月份,土耳其'政府'针对苏联提出的封闭海峡的要求及坚持苏联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卷入针对德国的敌对行动加以拒绝,并同英法签订了互助公约。前年十一月,苏联侵入芬兰,土耳其舆论一边倒地同情芬兰,结果遭到苏联报纸的反驳”

说到这里,杜易俯身去解开自己的公文包。

安毅见声音停止,睁开眼一看,发现杜易拿出一份有些陈旧的俄文报纸,不由扬了扬下巴,好奇地问道:“那是什么?”

杜易将报纸送到安毅面前,道:

“这是第三国际出版的期刊《'共产'国际》,全部是俄文,不过我们的情报人员已经翻译过来了,我现在念念无论土耳其统治集团怎样以漂亮的词藻掩饰他们同英法签订的合约,依然不能改变土耳其已经同帝国主义交战国订立互助公约这一事实,土耳其已背离中立,并向英法承担了军事责任,其'性'质之严重,必然会很快地在土耳其的整个政策中全部自我暴'露'出来

“土耳其人民无法理解其'政府'为何宁可同土耳其独立的宿敌签订公约,而竟不愿加强同苏联及德国的友谊。这也并非是个秘密,土耳其代表在莫斯科与俄国谈判订立互助条约期间,曾力图推销法英的外交方案,这是对苏土传统友谊的孤注一掷,并曾力图在苏联与德国之间打进楔子,想把苏联拉进主要针对德国的集团,英法希望把战争扩大到巴尔干半岛,在那里开辟一条对德作战的阵线,他们想把土耳其变成一个按其方案行事的战略根据地

“众所周知,土耳其当前的政权,绝无真正民主可言,由于土耳其统治阶级和英法帝国主义者之间的言归于好,土耳其的独立现已受到严重威胁”

总政治部主任展到中将正在吃桔子,听到这儿笑了起来:

“苏联媒体的词锋一向尖锐,而且总是喜欢把问题拔高到一定的高度,不过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土耳其'政府'的倾向'性'。”

杜易点了点头:“波德战争爆发后,土耳其'政府'亲英法是肯定的,因为就当时的实力对比来看,仅仅法国便拥有不输于德国的实力,再加上第一大殖民帝国英国的帮助,土耳其'政府'认定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去年二月,土耳其'政府'就应英法要求,加入专门针对德国的巴尔干协约会议不过,这也遭到了苏联的强烈抨击,苏联报纸将土耳其描绘成完全被纳入英国轨道的国家,完全按照英国要求行事,其目的是想把巴尔干协约变为策动巴尔干国家军事集团的动力,按照伦敦和巴黎的调子跳舞两国报纸频频打嘴仗,双边关系一落千丈

“土苏关系降到冰点是去年三四月间的事情,当时法国空军在空袭巴库油田的军事行动中,大批战机飞越了土耳其的领空,对此苏联认为土耳其背叛了1925年签订并于1935年续订延长十年的中立和互不侵犯条约的规定,撤回了驻土大使,并在边界地带部署重兵,土耳其也在英法的支持下,做出针锋相对的兵力部署。

“转机出现在五六月份,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了法国的武装,这极大地震慑了土耳其及苏联两国。土耳其《黎明报》对此前的双边关系紧张做出辩解:法国业已退出战争,英国则专注于自身的防御,苏联根本不用猜疑土耳其会愿意对英国舰队开放海峡,黑海将不再受到来自海峡的威胁,但却开始日益受到轴心国在欧洲中部和东南部居于优势地位的威胁,因此俄国和土耳其在海峡与巴尔干半岛的利害关系完全一致的

“土耳其总理萨拉若卢宣称,苏俄'共产'主义对土耳其来说是个保证,至少就当前的局势看,苏俄不会从事于牺牲土耳其的帝国主义冒险活动。从任何方面看,土耳其也希望俄国幸福、稳定和强大,土耳其不但是俄国亲睦的邻居,在某种情况下还有可能成为一个忠实的盟国”

“哎”

副总参谋长杨杰上将幽幽叹息,有些感慨地说道:“看看,土耳其和苏联的关系,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当国家与民族安全受到威胁时,原本两个相互敌视的国家,立即携手起来”

杜易接着道:“土苏两国是有一段蜜月期,为了防范德国的扩张,两国'政府'还共同发表了联合公报,确认一旦土耳其和俄国任何一方被迫为保卫各自的领土而进行战争,互不侵犯条约依然有效。可惜,当德国先后占领南斯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