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部分 (第1/4页)

精卫自身和家人是比较清廉的,但蒋介石身边的人,却存在诸多问题。

最后,这是今天的第二更,弟兄们有***,不妨支持一个,现在的成绩太凄惨了!以现在二十四小时单订2500,总订15000的成绩,这么点***不应该吧?

第一七九八章 强硬应对

第一七九八章强硬应对

随着汪精卫的出逃,国内的局势极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安毅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召集胡家林、杨斌、顾长风、夏俭、赵瑞、邓斌、赵东全、杨飞、展到、丁志诚、常保芳、张扬、吴立恒、鲁逸轩、代正良等将领,齐聚叙府,在翠屏山大本营进行了连续十多天的会议。

赵瑞返回叙府的次日,南京'政府'发表通告,因业务重叠,即日起裁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四厅,此前所有发放的相关证件、证明、车牌等悉数作废,相关工作人员另有任用,第四厅驻各地办事机构,并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办公。

在南京方面发出通告后仅仅两个小时,叙府广播电台的整点新闻中,播出了南华'政府''主席'安毅签发的'主席'令为加强南华的情报工作,防范敌对国家的渗透,特成立南华中央情报局。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四厅厅长赵瑞将军出任南华新成立的中央情报局局长一职,晋衔上将(此前是中将加上将衔),第四厅工作人员,一并转入中央情报局编制。

这明显是针锋相对的人事任命,立即把安毅集团与南京'政府'的矛盾显现出来。许多人惊慌失措,把这看成是西南军阀集团可能与中央'政府'开战的先兆,纷纷抢购囤积粮食物资,并做好随时跑路的准备。

而头脑清醒的人却明白,目前双方关系错综复杂,存在诸多利益纠葛,不是说翻脸就能翻脸的,有着许多的顾虑。一句话,该干嘛还是干嘛!

其实安毅心里也很清楚,蒋介石对于第四厅的处置,其实不过就是释放一个试探信号,看看自己是否能够继续容忍下去,然后在其他地方步步紧'逼',以期获得更多的利益。

估计蒋介石也没想到,自己的反击会如此犀利。安毅也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目前南华的钨、锑、锡、稀土、铝土、钛、镍等稀有金属,尚需要国内供给,同时泸钢、叙钢等钢铁集团的生铁、煤炭和粗铜需求量也很大,但是,安毅更清楚,无限制的退让,只会助涨对方的气焰,一旦发展下去'逼'到自己退无可退,接下去就只有兵戎相向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先敲个警钟,让对方悬崖勒马。

安毅有把握,蒋介石不敢拿自己怎么样,毕竟南华数百万军队摆在那里,若真要开战,蒋介石也清楚后果是什么。按照目前的情况,南京方面只会表面上一切照旧,但私下悄悄暗作防备,一边暗地里调兵遣将,积极防御,一边针对南华在国内的诸多产业做小动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南华的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完成,安毅有信心面对一切挑战,对那些小伎俩并未放在心上,毕竟最后还是要靠真正的实力说话。

这次军事会议上,安毅首先征询了杨斌和鲁逸轩的意见,两人表示愿意继续与蒋介石虚以委蛇,牢牢地钉在华北和陕南。

会议接着讨论了扩军的问题。

目前,各主力集团军均扩建了b类部队,但要应对当前的战局,部队数量还远远不够。安毅模糊有个印象,二战中美国、苏联、德国三国动员的兵力都超过了一千万,南华最起码也要把部队扩充到五百万,这样才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战争中手忙脚'乱'。

根据会议决定,丁志诚负责的预备役兵团,正式升级为主力方面军,下辖直属警卫军及三个集团军,主要驻地是湘西、川南、川东与黔北之间的遵义、桐梓、綦江等地,随时应对敌对势力可能从湖南、江西方向发起的攻击。

吴立恒多年媳'妇'熬成婆,这位抗战爆发前一年便是独立师师长的高级将领,是从工兵连就跟在安毅身边的老人,论在安家军中的资历,远在赵瑞、鲁逸轩、叶成、杨九霄等将领之上。

这一回安毅也不吝惜了,正式批准吴立恒在宜昌编成三个主力集团军和一个直属警卫军,每个集团军下辖三个步兵师和一个教导师,集团军军部及方面军军部再搭配炮兵、工兵、防空兵、坦克、装甲等专业兵种,统一为旅级编制。待部队编成后,吴立恒将出任方面军司令员,主要应对豫南、鄂西方面的威胁。

这样一来,国内两个方面军再加上杨斌的汉中行营部队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