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部分 (第1/4页)

对日军而言,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中,投入两百门以上的大炮用于攻坚,同时有二三十架战机助战已经非常奢侈了,可是现在对方动用的火炮数量居然达到上千门,战机数量也起码在一百架以上,而且为了保持持续打击的能力,对方似乎还有同等数量的战机进行轮换,不得不说对方出手的大方奢华。

随着此番猛烈地炮击和轰炸临头马场正郎最后一丝侥幸也随之烟消云散,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极有可能带着部队在这里走向毁灭,实践离开〖日〗本时“靖国神社见”的诺言!

没有人愿意去死,此时马场正郎就在苦思求生之道。

可惜用于运输补给的内河舰队,已经在对方空军的频繁轰炸下悉数毁灭即便没有毁灭,对方已经控制了伊洛瓦底江的曼德勒以下地区,同时江对岸已经被从实皆过江的敌军机械化部队占领能舟哪里逃呢?

城市的南方、东方被紧紧围住,此刻几乎无穷无尽的炮弹便是从那里发射过来的,北方虽然没有部队攻城,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这支步兵部队逃出坚城后面对坦克、装甲车的打击会是个什么下场。

自安家军的炮击开始后,马场正郎就给下辖所有部队下达了原地坚守、不准肆意出击的命令,随后便来到地下指挥部里,应对这次极为艰难的攻城战。在这段时间,通过无线电bo,他收到太多噩耗了,哥达巴哈鲁、日得拉、巴特那、毛淡棉等坚城先后失守,至今为止,还未有守城成功的例子,一座座城市就像是一个个活棺材,把所有的主人都埋葬在里面。

这个庞大的钢筋混泥土掩体,原本是英国一家银行位于缅中及缅北的金库所在,上面是一栋六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日军取代英国人成为统治者后,便将这个金库改造成为一个坚固的地下指挥中枢,各种通讯线路把整个曼德勒城有机地连在了一起。

看着指挥部里忙忙碌碌的参谋,马场正郎中将强打精神,起身走出房间,来到位于指挥部东南角的一处潜望式炮兵观测仪前,这时大地突然一阵剧烈的晃动,马场正郎下盘不稳,一头撞在了墙壁上,额头部位一阵剧烈的疼痛传来,疼得他眼泪都流出来了。

原来,上方的六层大楼遭到十多枚500公斤级航弹的打击,整栋银行大楼轰然倒塌。墙体及地基的猛烈晃动,带动了地下指挥部跟着进行摇摆,这一刻宛若经受了**级的大地震一般。

剧烈晃动在两分钟后才缓缓停止,地下指挥部里一片灰尘,咳嗽声四起,通气口的电风扇不断地把灰尘排出去,而进气口的风扇也拼命地把外面带着硝烟的空气吸进来,过了大约一刻钟,地下指挥部里空气质量才稍微有所好转。

马场正郎扶着墙壁站起来,揉了揉撞出一块大包的额头,深吸一口气,把眼镜凑到炮兵观测仪前,双手把稳炮队镜,开始转向观望。

只见外面到处都火光冲天,在弥漫的硝烟和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中,密集的炮弹及航弹,若雨点般落下,马场正郎恰好看到不远处一个藏兵洞被一枚大口径榴弹命中,无数的残肢断臂随着木头碎片飞上天空,然后若冰雹般“唰唰”地掉落回地面。

硝烟弥漫的曼德勒城,在安家军猛烈的炮火以及战机轰炸中,瑟瑟发抖,曾经不可一世疯狂叫嚣决战到底的鬼子兵此刻一个个脸sè苍白浑身抖如筛糠,拼命地蜷缩在掩体里面不敢动弹,嘴里念念有词祈祷噩运不要降临在自己头上。

爆炸声连绵不绝,安家军的炮弹及轰炸机投掷的航弹,仿佛不要钱似的,一股脑儿地落在日军及缅军从前沿阵地到后方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整个过程中,配属到师团的第五十三炮兵联队一直根据师团长马场正郎的要求,一弹不发。

马场正郎在给炮兵联队长田中梅二大佐的电话中说:“我们与对手的火力投射能力根本无法相比,贸然还击极有可能遭致巨大损失,还不如在夜晚的反击中投入使用,这样遭到打击的可能xing会小许多,取得的战果却更大!”

田中梅二大佐深以为然,便将炮兵联队以小队为单位,分散进行隐蔽,以求减少安家军炮火及轰炸打击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上午九点四十五分经过近三小时的炮火准备及密集轰炸后,已经是第二次出动的轰炸机群,开始向日军阵地投掷凝固汽油弹,一时间,曼德勒城内外燃起了熊熊大火。

尤其是日军的前沿阵地成为燃烧弹轰炸照顾的重点,漫天的火海连成一片,只要鬼子及缅军沾染丁点儿火星,以凝固汽油的恶毒,以及如此的高温炙烤下,那就是九死一生的悲惨结局。

处于一线战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