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部分 (第1/4页)

日军指挥官似乎是狗急跳墙,再次增强了反击的力度,起码有四五千名鬼子及日印军士兵,向突前的这个坦克连及两个装甲步兵连扑来。

空中的歼击机、轰炸机及地面部队的火力,已经无法压制日军的疯狂,'潮'水般的敌人,利用建筑物的阻挡,向据守于镇子中央地带的安家军官兵发起死亡突击。在这种情况下,统率三个连作战的坦克连上尉连长,呼叫炮火增援,很快一排排密集的炮弹落入鬼子及日印军群中,将这些几乎陷入疯狂状态的家伙炸得尸骨无存。

日军的决死反扑一浪高过一浪,但这时我军主力已经肃清镇子外围阵地,除了一个坦克团及两个装甲步兵团杀进镇子作为支援外,其余部队从外面绕过镇子,从左右两翼向后方突进,准备对日军实施包抄。

为了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日军指挥官不得不下令撤退,全军退往南面十五公里的阿散索尔城。

阿散索尔位于达莫德尔河北岸,为铁路、公路和水运交通枢纽,日军侵入前城市人口高达五十万,因为东南面有拉尼甘杰大煤田,于本世纪初发展为工矿城市,毗邻有铜、铁、铅、锌等矿区,三十年代初塔塔集团在这里建有大型钢铁厂两座,冶金和炼铝厂各一座,此外还有英国资本控制的大型机械厂、造纸厂、电缆厂、汽车制造厂、'药'厂、化工厂等,与东南方的拉尼甘杰、杜尔加布尔两座城市,共同组成了东印度地区最有名的工业基地。

不过,日军的指挥官显然没有想过,在对手拥有坦克、装甲车的速度优势,同时天空又有战机打击和'骚'扰的情况下撤退,是何等悲惨的一件事。

溃逃中的鬼子及日印军士兵,被紧追不舍的坦克和装甲车追上,分割包围,迅速地被歼灭,截止下午三点,进攻部队的前锋已经顺利进抵阿散索尔城下,由吉德伦金镇向南撤的鬼子和日印军士兵,在追歼中全军覆没。

战后确认,坚守这里的是日军一个独立步兵旅团,外加两今日印军师,全员三万人,与预计的结果相符。但这样的兵力显然不足以保证防守的宽度和厚度,在安家军空地一体的打击下,失败不可避免。

空军再次对阿散索尔的防御体系进行了侦查,日军指挥官似乎对吉德伦金镇如此快便陷落大为忌惮,再次加强了对城市外围阵地的防守,同时在城市里的大楼、工厂等地建筑物,又部署了新的街垒,似乎准备用巷战来阻止安家军的进攻。

根据这段时间侦察机的反复确认,目前阿散索尔、拉尼甘杰、杜尔加布尔的工厂区与以前未有明显的变化。情报部门分析后认为:现在日军工程师仅仅拆卸沿海地区城市那些工厂企业的机械设备,便已经忙得脚不沾地,达莫德尔河地区的工厂企业,还未来得及动手,我军已经兵临城下。

不过,正因为阿散索尔城的大多数工厂企业未及拆迁,在林立的钢铁丛林中,更容易部署防御阵地,对此方面军司令部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晚上七点,没有给阿散索尔的日军太多准备时间,南线集群待后方的炮兵部队赶到后,立即展开攻城作战。

首先依然是炮击,不计其数的流星火雨,争先恐后地向着日军的阵地扑去,大地犹如发生强烈的地震一样,剧烈地颤抖,大大小小的火球腾空而起,整个阿散索尔城上空笼罩着黑'色'的烟云。

在密集的爆炸声中,一排炮弹刚刚呼啸着落地,紧接着又是一排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声向日军阵地飞去。

高强度的炮击,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近干吨钢铁落到阿散索尔城的日军外围阵地上,一道道坚固的防线被摧毁得干疮百孔,支离破碎。

炮火准备过后,豹四四坦克及半履带式装甲战车再次发出“轰隆隆”的震慑人心灵的巨大轰鸣,向着日军的阵地凶猛地扑去,后面紧跟着装甲运兵车,再后面则是呈散兵线发起突击的步兵。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在高速的冲刺中,所有的车辆全部打开车灯,防空兵的探照灯也开到最亮,明晃晃的直'射'灯光,把鬼子及日印军士兵照'射'得头晕眼花,胆战心惊。

豹四四坦克和装甲战车轰鸣着继续前进……”齿np坦克炮喷'射'着,不断地把因恐惧而忙碌'乱''射'的敌人火力点送上天空,冲锋中的步兵们由于背对着光进攻没有受到影响,他们伴随着坦克和装甲车快速前进。

适应黑暗的鬼子及日印军士兵,苦不堪言,目不能视物,只能胡'乱''射'击,但这种行为显然为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几乎每一座喷吐火舌的工事都遭到毁灭'性'打击,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