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部分 (第1/4页)

八月二十五日,沈阳城区的商铺恢复营业,周边地区的工厂恢复开工,一切都步入正轨。这天下午,一路军、二路军、三路军主力在沈阳会师,两日后大军集结,兵分三路,一路由顾长风统率,由南满铁路向南,进攻辽东半岛,一路由李金龙统帅,沿安沈铁路向东,攻略本溪、

凤城、东安等城市,进逼鸭绿江畔,叶成率其余部队,西进攻打山海关,从东面威慑关内,为正在库伦进行的和平谈判谋取更多的筹码。

由于辽南是日军经营多年的工业中心,为了确保完好无损地接收每一个地区,安家军的行军速度大为放缓,到九月中旬天气完全好转才攻占金州半岛的大连和旅顺,此时日军已经基本撤退完毕。

九月十二日,安家军在占领已经船去人空的旅顺港后,肩负日军大本营秘密使命前来的日军多谋本部战略战术副课长木下多闻中佐主动现身,要求觑见安家军指挥官,听到这位自表身份为三三年西南政府学院情报专业毕业,在巧妙安排下冒名顶替混入日军大本营的安家军特工带来了重要情报,官兵们不敢怠慢,立即将他带到顾长风跟前。

顾长风仔细盘问,又致电杜易核实身份,随后才派出专机,将其送往已经把指挥部前移到穆棱的安毅那里。

八月似乎把雨水都给宣泄得干干净净,到了九月天气日渐晴朗,至中旬后气温直线升高到现在东北各地已经和盛夏一般每一位在太阳下作业的官兵都汗流浃背。

穆棱县城以东的马桥河镇,在一处落满枯枝败叶的丛林外空地上,身着一身普通军常服的安毅双手抱在xiōng前,面sè严肃地打量着面前几百米外的一大片空场。

此刻,在那坑坑洼洼的空场上,数百名安家军官兵正在忙碌的收敛着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由卡车运到后方扔进大坑撤上汽油焚化,随后填埋泥土了事。

在安毅右手边三四公里外那片茂密的山岗林地里,不时有稀落的枪声传来那是安家军官兵在清剿散逃进山区树林里的〖日〗本溃兵这样的行动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依然不时有漏网之鱼落网。

渡过牡丹江后,安毅派遣鲁雄率第二十集团军北上,夺取完达山及三江平原地区重要城市,此时王毓麟已率第十二集团军,攻取依兰,正在向佳木斯进军。一旦占领佳木斯第十二集团军即可依托日军建设的铁路、公路,加快进军速度,把松huā江两岸地区尽快纳入掌控,与二十集团军一起,把战线推进到黑龙江及乌苏里江。直接威胁日军据有的乌苏里铁路的安全。

安毅亲率第十和第十一集团军,以及直属部队,顺着中东铁路向东攻击前进。为了延迟安家军的进攻,日军在通往绥芬河的铁路、公路沿线普遍埋设地雷,给进攻带来了巨大麻烦。

开始时,第十、第十一集团军及下面各师将领纷纷派出专业工兵进行排雷不过进展缓慢。要知道排雷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日军担心雷区迅速被安家军炮火破坏,因此埋设的地雷非常密集暴雨后从两侧高山上冲刷下来的泥沙及落叶厚厚遮盖地面,为排雷工作增加了极大难度。

至于没有采用炮击、云爆弹和高温燃烧等简单有效的排雷方式在于安毅认为天气已经放晴,空气干燥,雷区附近又是完达山脉及长白山脉交汇的茂密丛林,一旦进行大规模的炮击,或者采用云爆弹以及高温燃烧等排雷方式,有很大的几率引发山林大火,一旦蔓延开来,不仅阻碍部队进军,而且对于东北地区的民众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许多依赖丛林生活的民众恐怕就要挨饿了。

排雷并不轻松,由于安家军追得太急,有许多日军逃进了荒无人烟的丛林中,并依靠山高林密易于藏身等特点,悍不畏死地进行困兽之斗。就在排雷工作展开的第一天,一支潜伏在密林内的鬼子溃兵,突然袭击了排雷中的一支工兵部队,导致二十多名官兵伤亡。

这一事件令安毅非常恼火,立即指示派出特种部队,加大对躲在两翼山林里的日军的打击力度,绝对不允许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就在安毅琢磨如何对付鬼子的密集地雷阵时,下面的人却先动手了。

第十集团军军长宗行真,乃是当年独立师时安家军特种大队的猛人,他见到排雷不利后,立马赶到战俘营,把在哈尔滨和牡丹江俘虏的五千多名日军押解到雷区周围,在机枪与刺刀的逼迫下,开始用“滚雷”来清除地雷。

所谓“滚雷”就是让人躺在地上,如同车碾一般,在地雷密布的雷区上滚过去,从而引爆滚动途中的地雷。一个人在高速滚动的时候,有一定机率可以避过地雷爆炸所带来的伤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