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部分 (第1/4页)

就可以避免舰船在重创的情况下,依然有足够的浮力撤回港口修理。

至于雷达和电子装置,安家军海军将领对所有新造战舰都非常重视,哪怕得自法国和日本海军的战舰,也陆续经过现代化的升级改造,至少在通讯、预警、电子对抗和对空射击方面,不会输给现在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战舰。

“昆仑”号航空母舰,有着与生俱来的荣耀,这不仅在于它是安家军海军中最新、最优秀的航空母舰,不仅在于它凝聚着中国造船工业的精华,而是因为它的第一次任务,便承担着搭载安家军最高统帅安毅出巡的重任,这是任何一艘在编的战舰所未有的光荣!

这次随同“昆仑”号航空母舰一道南下的,还有另外十二艘战舰,它们分别是海军第一舰队旗舰“荣誉”号战列巡洋舰(前“敦刻尔克”号战巡)、三七年订购自来自美国安利船厂的8000吨重巡洋舰“卫青”号和“蒙恬”号,海防造船厂于三九年开建的排水量9100吨的“轩辕”级重巡洋舰“管仲”号、“赵奢”号,以及由金兰湾、西贡、岘港船厂建造的“黑龙江”级驱逐舰两艘、“黄浦江”级驱逐舰四艘,还有标准排水量3500吨、拥有一流医疗设备的新式医疗船“华佗”号。

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这支以“昆仑”号为首的舰队,将在近海陆基战机以及自身装载的105架战机的保护下,先后抵达岘港、金兰湾、西贡和耀庭港,并于十九日作为安毅的观摩舰,和世界各国的政要一起,在内南华湾出席盛大的阅舰式。

因为这次特殊的出航,海军方面事先对这艘列装不久甚至还带着油漆味的战舰进行了大量精心的布置,安毅与冯洁云、蒋凤英,以及秘书、参谋、侍从、侍卫,占据了其中最舒适的八间船舱,随行军官和官员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

ps:本章的设定内容很多,但如果不交代清楚,后面的海战情节不好展开,请大家谅解!

谢谢死人大头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票和月票!感激不尽!

第二〇七七章 太平洋舰队

舰队楚门河口驶入南海,距离陆地越来越远,越过涂山半岛,大约航行了一刻钟,终于触目所及,全都是碧蓝的大海,安毅这才与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李维青中将一起回到舰桥后面的观察室。

观察室四周全部是15毫米厚的钢化玻璃幕墙,视野极佳,李维青建议道:“从这里到岘港足足有350海里航程,我们以最高速33节行驶,也得在晚上六点才能抵达,主席还是先回船舱好好休息,这样晚上才有精力视察岘港船厂。

安毅摆了摆手:“大清早的,现在就算是想睡也睡不着,还是带我参观一下航空母舰内部吧。说起来我只是在纸面上见过‘昆仑,号的设计图纸和建成后的照片,还未亲自一睹全貌呢!”

李维青欣然领命,命令望员叫来“昆仑”号航空母舰的舰长胡方泽上校,然后陪着安毅,参观这艘凝聚着中国造船工业结晶的崭新钢铁巨舰。

安毅现在所在的舰岛,是航母飞行甲板的上层建筑,它把舰桥、烟囱等集中到了飞行甲板一侧,就像是一个小岛,因此而得名。“昆仑”号航母的指挥塔、飞机控制室,雷达和通讯天线,紧凑地集中于飞行甲板右舷,宛若舰船的大脑,舰长以及参谋们便在这里控制整艘航母的行进方向,指挥空中交通,监视甲板上的活动,而最新的雷达和通讯设备也安装在这里。

安毅兴致勃勃地与李维青、胡方泽一起,舰岛自上而下,首先参观了对空警戒雷达、对海搜索雷达和引导飞机、舰船行进的三坐标雷达,以及接受卫星、高空飞艇雷达信息反馈和通讯、执行电子对抗任务的多功能雷达。

这四座雷达矗立在舰岛的顶部,与下面三层的观察室、起降指挥工作台和舰长室相连。起降指挥工作台和舰长室布满电子屏幕,三十多名工作人员在这里,通过计算机指挥全舰正常运转。

安毅示意起身敬礼的工作人员继续工作,不要因自己而擅离岗位。在舰长室后部,安毅伸出头,看了看上面的探照灯和在外沿平台上安装的盲目着陆雷达。

胡方泽舰长介绍说这是一套完善的盲降系统,有了它的指示,“昆仑”号上的舰载机,可以全天候执行出击作战任务当然在夜晚着陆,肯定比白天更加惊险刺激,从海试至今,训练中已经有三架战机坠毁,但了让航空母舰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这样的牺牲和付出是必须

在舰长室下面,是属于航母作战、通讯、飞行等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