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部分 (第1/4页)

这其中,“猎鹰”II式反舰导弹专门为舰艇和飞机设计,射程由陆基发射的“猎鹰”I型的一百公里,缩短为舰载型的40公里和机载型的50公里,弹体依然为圆柱形,弹翼和尾翼为十字形。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助推器串联在弹体尾部,从前向后分别为雷达舱、驾驶仪舱、固体火箭发动机、尾舱和助推器。

当导弹发射升空后,在飞行初始阶段以12度-15度斜角,爬升至50米高度,而后降到20或30米的巡航高度,当飞行一段距离,接近打击目标时,导引头将参与航向校正。

该型号导弹可进行单射或齐射,战斗部仅重165公斤。比起陆基发射的I型的550公斤,威力虽然小了许多,但更为短小精干,破防能力更强。导弹在低空平飞时,速度为0。9马赫,可靠性80%,命中概率90%,命中一发即可使3000吨级驱逐舰受重创或丧失战斗力,制导方式是自控加自导,发射方式为单发或齐发。

舰载型由战舰上的火控系统控制。导弹运行后,先是固体火箭助推器开始工作,数秒后助推器脱落,导弹飞行马赫数达到0。9,此时固体火箭主发动机工作,导弹开始等速掠海巡航。弹上驾驶仪使得导弹在一定距离内按预定的航向飞行后,末制导雷达开机捕捉并跟踪目标。导引导弹向目标机动飞行,接近目标时导弹作俯冲攻击,在水线附近命中目标。

而机载型则不带助推器。导弹发射后,主发动机点火工作,导弹迅速降低高度后转入掠海平飞,直至攻击目标。

在特斯拉的指导下,丁墨兰亲自任所长的火箭研究所研发的“猎鹰”II式反舰导弹,具有多种抗干扰性能、超低空飞行、攻击隐蔽、突防能力强等特点,它重量轻、体积小,全重仅809公斤,全长5。8米,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使用维护简便,弹上末制导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抗干扰性好、采用高精度无线电高度表,而掠海巡航飞行这一方式不易被敌舰的雷达发现,故攻击隐蔽、空防能力强。

至于“飞鱼”I型反潜导弹,其实是一种火箭助推鱼雷,由火箭发射器将鱼雷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可以说,这是中国鱼雷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对现有鱼雷技术的一大突破。

目前,英法美等国的海军,大部分依然沿袭上次欧战的设计和制造思路,鱼雷机、海面战舰和潜艇使用的是油气动力的湿式热动力鱼雷,少部分采用德国人于三八年研发的无轨迹电动鱼雷。今年年初,德国人为遏制英美海军在北大西洋地区的反击,充分发挥无限制潜艇战的威力,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又研发了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而舰艇的噪声自动导引鱼雷,从而提高了命中率。

日本人别出心裁,早在三十年代中期便研究出被其认为领先二十年的氧气鱼雷。这种鱼雷实际上依然是一种湿式热动力鱼雷,但由于使用了纯氧作为助燃剂,使得鱼雷动力大增,航程和航速都有很大提高,在以最高航速50节航行时,航程达到22000米,在以36节低速航行时,达到令人咂舌的40000米!

使用纯氧,使得氧气鱼雷的航迹非常小,十分隐蔽,不易被发现。由于主发动机是通过空气启动的,因此在发射的最初300—400米距离内还是有一条明显的航迹,但这个距离和氧气鱼雷超远的射程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保密。日本人在对外宣传时,相关人员连“氧”这个字眼都不准吐露,而以“第二空气”或“特有空气”来代替,谋求彻底保持机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安家军情报机构的运作下,目前安家军海军已经获得了这种鱼雷制造技术,但鉴于其四倍于电动鱼雷的造价、容易自爆等技术缺陷。还有在雷达、飞机和导弹严密的配合下,其最大四十公里的射程和最高50节的速度根本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并未列装舰队。

安家军海军的鱼雷技术,主要来自于德国和法国。近年来,由于计算机、雷达、声纳和火箭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鱼雷的研发也进入了快车道,四〇年便先德国人两年研发出YYB…1“鱼鹰”I型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去年研发出YYB…2“鱼鹰”双平面主动式声自导鱼雷。这种鱼雷长2。6米,重量235公斤,战斗部装药44。5公斤,最大速度42节,射深550米,射程七千米,可在水中三维空间搜索,攻击潜航的潜艇,威力惊人。而现在这种“飞鱼”I型反潜导弹,其实就是YYB…2鱼雷的加强版。

“飞鱼”I型反潜导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